的士網約車死結難解 港府須破局促競爭

2023-11-23 00:00

的士業界原定昨天罷駛3小時,抗議當局打擊非法白牌車不力,但最後在政府同意審視網約白牌車問題下,才決定取消行動。雖然風波暫時平息,但假如政府繼續對網約車採模糊政策,恐怕的士與網約車之間矛盾隨時再度爆發,當局應盡快將網約車規範化,並加快提升傳統的士業服務質素,讓兩者透過良性競爭,促進點對點出行交通服務質素和發展。

網約平台Uber自2014年登陸香港後,衝擊傳統的士業。的士業界指,網約車違反香港法例,非法取酬載客,搶走了部分客源,而當局又未能有效打擊網約車,導致的士業界每天損失2,100萬元營業額,而網約車並不像傳統的士般受到諸多規管,經營成本遠比的士低,包括無牌費、無保費,亦毋須每年驗車,對的士業構成不公平競爭。
網約車成大趨勢宜規範

的士業對網約車的指控是有一定理據,但問題是市民明知網約車收費較貴,一旦發生意外未必獲保險賠償,仍願意光顧,歸根究柢是的士服務質素差劣,包括揀客、兜路、濫收車資、坐地起價、司機沒禮貌等。的士服務質素備受詬病,很大程度與的士牌照制度有關。運輸署當初發的士牌,並沒有附帶任何與服務質素有關條件,導致政府不能以吊銷的士牌來懲處服務差勁之的士司機。加上政府自1994年停發的士牌後,在供應有限下,的士牌成了投資炒賣工具,牌價高峰期曾一度炒至2015年725萬天價,令車主只着眼牌價多於服務水平。

在高牌價下,為了盡快回本,車主只能加車租,一些無良的士司機為了能盡快多賺錢交車租,不惜兜路、濫收車資,令的士服務質素每況愈下,乘客有冤無路訴。當網約車出現後,市民在搭車時多了一個更優質的選項,透過網約車平台,在上車前已商訂好車資,不怕司機兜路,而且還有評分制度,倘遇上表現差勁的司機可給予負評,而平台會對負評司機作出懲處。

網約車登陸香港已9年,即使終審法院2020年裁定Uber司機非法取酬載客罪成,然而裁決只針對個別Uber司機,始終沒有觸及Uber作為一間公司在港經營業務的合法性,令網約車一直在法律灰色地帶遊走,沒有被取締,箇中原因是政府處於兩難局面。首先,網約車是全球各大城市的新興行業大趨勢,提供比傳統的士更優質服務,市民以至抵境的旅客樂於使用,港府一旦強行取締,可能招來市民強烈反對聲音。此外,的士牌價已從高峰時725萬元跌至現時358萬元,跌幅逾50%,若此時網約車合法化,恐怕令的士牌價進一步下跌,可能衝擊到車主、車行等既得利益,招來對方不滿。
推動的士平台化提升服務

面對這重重困局,當局一直以來對網約車採取模糊政策,但作為有為政府,拖字訣始終不是辦法,須勇於面對和作出妥善處理。既然網約車已成了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取締並不可取,應參考外國的做法,對網約車進行規範,要求司機須考取的士司機執照,為乘客購買保險,並要交稅,與傳統的士司機在營運上看齊,減低後者的不滿和怨氣。

同時,政府亦須大力推動的士平台化,成立一個受監管的統一的士網約平台,向競爭對手學習,提供網上預約點對點、網上付款、評分和投訴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增加生意額,提升司機收入,從而吸納更多新血入行。運輸署正推出的士車隊管理發牌制度,鼓勵車行或車主集合的士組成車隊,並考慮設立司機違例記分制,對不法司機起阻嚇作用,對改善和提升的士服務質素朝正確方向邁進,當局宜盡快推動落實有關措施。

港府應盡快制訂一個法律框架,讓新興網約車在規範化下合法營運,並推動傳統的士平台化,促進兩者形成優勢互補,使智慧出行落實到位,對網約平台、車行、車主和司機締結多贏局面。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