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領導小組獻策救港股

2023-08-28 00:00

港股近期成交低迷,政府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
港股近期成交低迷,政府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決定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場的流動性。他指,司長會在本周宣布專責小組的細節,希望小組盡快展開工作,期望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可以提供意見讓他參考。同日下午,國家財政部與稅務總局發表公告,今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徵收,以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有本港學者同意,降低交易成本可刺激交投,惟認為股票印花稅的削幅不應跟隨內地。
港股近日交投減少,不少日子的成交額更跌穿千億。李家超昨出席《施政報告》第2場地區諮詢會後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股票市場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斷聽到不同意見,包括在諮詢會上,表示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的重要,所以他決定由財政司司長成立小組,專責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至於會否削減股票印花稅,他指會研究不同可能性,相信專責小組會有短期及長期措施。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內地主要收入是企業利得稅,港股印花稅則佔香港財政收入近7%,徵稅減半成交額也不會翻倍,故香港將印花稅削減至2021年前的0.1%較合適。他稱,與其削減港股印花稅,不如取消樓市「辣招」以刺激樓市,讓港股交投量在財富效應下上升。

莊太量指,股票作為投資產品,投資者最看重升值能力,惟港股中許多公司良莠不齊,有些公司上市僅為「籌款」,上市後股價暴跌,應對香港股市進行整革,舉例若上市公司3至5年內沒有盈利,須予以除牌。他亦建議設立「恒生本地指數」及「恒指中國指數」,讓投資者更掌握市況。
分析師建議效內地單邊收稅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香港股票印花稅已較內地高,沒必要即時跟隨內地削減。他指,削減印花稅很多時會在《財政預算案》一併處理,最快明年初才提出,否則予人「非做不可」觀感,故即使削減印花稅,兩地也有時差。

他提到,美國主動與內地脫鈎,香港集資表現亦受影響,目前唯有令參與港股人士及資金來源多元化,引入與中國較為友好國家如中東、非洲或東南亞資金,不只依賴歐美資金;降低交易費用及門檻如經紀佣金、股票印花稅、交易所徵費等;及取消實物股票,使股票可以「1股」交易。他又建議,長遠可將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擴展至更多股票,避免港元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

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連敬涵指,減印花稅對一般散戶影響不大,但能降低專業投資者等大戶的投資成本,刺激股票交投,建議政府將印花稅,由目前的0.13%減至2021年前的0.1%,或者參考內地「單邊」收稅,只收買入或沽出的稅項,即變相減稅一半。但他亦強調,主要是要整體經濟好轉,才能長遠改善市場氣氛。
業界提仿效美股「逐股買」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表示,政府肯正視港股流動性問題,業界絕對歡迎,希望政府「落重藥」全面撤銷印花稅。長遠而言,還是需要增加交易所買賣產品的多樣性和強化股票市場的健康程度,又指可考量改革港股「手數」機制,仿效美股以「1股」為買賣單位,可以降低投資者入場門檻,對增加股票流動性亦有幫助。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亦指,減股票印花稅是最直接增加港股流動性的方式,政府或可從減單邊印花稅做起,相信此舉有望刺激「即日鮮」的交投。他亦提倡將在港上市與美股相關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窩輪及牛熊證等產品的交易時間延長至24小時。

政府發言人回覆查詢時表示,有關研究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專責小組,將全面檢視影響市場流動的因素,並向行政長官提供建議。專責小組的組成等詳情稍後公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