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學者研無人機「城市智能空路」

2024-05-30 00:00

李立帥與團隊研發「城市智能空路(CitySkyPlan)」,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管理空域交通,有助擴大無人機在城市的飛行規模,以及提升安全性。
李立帥與團隊研發「城市智能空路(CitySkyPlan)」,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管理空域交通,有助擴大無人機在城市的飛行規模,以及提升安全性。

 無人機技術近年大行其道,內地更有物流公司及外賣平台採用無人機作「空中速遞員」,有大學學者研發「城市智能空路(CitySkyPlan)」,通過人工智能算法進行空中交通管理,提升無人機在城市的飛行規模及安全性,更憑項目奪得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領導團隊的研究員李立帥指,現正與內地科技零售商合作,運送醫療用品、外賣等,又透露年內將與本地專研空中運輸的機構合作,冀讓技術應用於本港。
正如道路規劃及交通燈系統能確保路面行車暢順,使用無人機運輸亦需預先規劃,並實時監察。內地近年積極發展低空經濟,有見業界對管理空中物流和交通的需求上升,城市大學數據科學學院副教授李立帥與團隊研發「城市智能空路(CitySkyPlan)」,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設計無人機飛航管理交通系統(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Management,簡稱UTM)。科研項目亦奪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
規劃路線 實時交通管理

該系統分為航行路線規劃及實時交通管理兩部分。劃定航行路線時,李立帥與團隊會先參照航行所在城市的三維模型,評估地域的大廈密度及區域特性(住宅或商業),並制訂「風險地圖(risk map)」,標記發電站、醫院及學校等建築物,避免無人機在其上空飛過。考慮到無人機的螺旋槳易造成噪音滋擾,李立帥在設計航道時亦會避開住宅區,「盡量讓無人機在原本已嘈雜的環境飛行,例如馬路附近。」

UTM的航線模式,主要分為分離航道(航道之間不會交錯)、交叉航道,以及自由路線,而不同模式亦決定了實時交通管理方式,「以交叉航道為例,中央系統會指示無人機在『十字路口』停下,由電腦演算法決定機器何時前行,猶如空中『紅綠燈』。」李立帥形容,3種航道設計各有優劣,除考慮地區安全性及噪音管理外,UTM的空域範圍、航線時長、電腦計算資源等亦是考慮因素。
冀技術年內在港應用

隨無人機技術日漸成熟,內地外賣平台、速遞公司,甚至醫療用品店亦開始使用無人機送貨。CitySkyPlan分別於2021年及2023年與內地公司迅蟻及美團合作,監管無人機送貨航道。回望本港,李立帥認為香港的空中運輸發展潛力大,惟她認為政府在空域技術上態度較保守。她續指,UTM最大的客戶並非各類商戶,而是政府,她指「空域」是公共資源,期望與政府合作,協助管理「資源」。她又透露,團隊正計劃與本地專研空中運輸的公司合作,期望能於年內讓技術應用於本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