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確保港維持國金地位

2023-07-12 00:00

香港律師會「百年變局 香港商機」論壇昨舉行。左起:黎雅明、陳弘毅、張國鈞、陳澤銘、江樂士及鄧炳強。
香港律師會「百年變局 香港商機」論壇昨舉行。左起:黎雅明、陳弘毅、張國鈞、陳澤銘、江樂士及鄧炳強。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律師會昨在會展中心舉行 「百年變局 香港商機」論壇,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一國兩制」確保香港司法制度公正、獨立、透明,相信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為國際商業夥伴營造安全又有利各界的營商環境。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確認香港的法律制度和法治依然穩健,可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提供優質及可靠的法律支援。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亦指,《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國家安全的威脅依然存在,香港有實際需要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 
林定國認為健全的法律建設、獨立的司法機構、安全又可靠的環境,均是在港營商的主要考慮條件。香港現已走出疫情陰霾,全速前進去重拾經濟,在「一國兩制」的優勢和國家堅實支持下,維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截至2022年,在全球百大銀行中有78家落戶香港,香港仍是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人民幣存款餘額超過9249億元。

香港低稅制及有利營商的政策繼續吸引外國投資者來港營商,林定國補充指,香港是中國境內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又提供多元化法律服務,為香港保持經濟穩定及發展潛力。香港初創企業即使在疫情期間仍發展蓬勃,與2018年相比下,初創企業數目有52%增長,就業人數增加56%,更有18家初創企業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及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國安法》定罪或候判只有30人

香港的獨立司法體系營造了安全又穩定的法律及營商環境,有利於投資和商業活動。雖然外國媒體對《香港國安法》的報道往往偏向負面,扭曲事實,又描繪《香港國安法》以恐懼治港,林指事實上《香港國安法》生效3年以來,定罪或候判人數只有30人,比起全港人口700多萬人,數字微不足道,可見守法市民毋須擔心會受《香港國安法》影響。

對於近日有人關注到《香港國安法》有境外效力,張國鈞解釋倘若《香港國安法》沒有境外效力,便等於縱容海外惡意分子進行分裂和顛覆國家等活動,故此境外效力是《香港國安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國安法》正是根據國際法的「屬人管轄權原則」及「保護管轄權原則」,確定其境內及境外效力,讓香港對境內外實施的犯罪行為行使管轄權。

外界誤解《香港國安法》剝奪香港法治及市民權利,張國鈞強調權利和自由並非絕對,《國際法》明確規定當面對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等事宜,許多權利和自由可能受到限制。而根據「屬人管轄權原則」,香港市民無論身在何處,都有義務遵守香港的法律,令香港可以對其市民在境外實施的犯罪行為行使管轄權。如外國人在國外損害香港的安全或切身利益,香港便可按「保護管轄權原則」以具有境外效力的法律行使刑事管轄權。
 鄧炳強:港復穩定可放心營商

鄧炳強表示,香港已回復和平穩定,商界可放心在此方便營商、開放又安全的環境開展業務。對於外國鼓吹廢除《香港國安法》,鄧澄清《國安法》並非香港獨有,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多國均有《國安法》,英國最新的《國家安全法案》更包括一系列涵蓋範圍極廣的新罪行以及多項限制公民權利的措施,如所建議的罪行絕大部分均有境外效力,只能闡明外國勢力的雙重標準。

鄧炳強稱《香港國安法》生效以來共有265人被捕,其中161人及5家公司被檢控,80名被告被裁定罪成,案件有充分證據支持,與被告的政治背景無關,而被告是否無罪釋放,應交由法庭考慮事實及法律原則後作定奪,斥外國媒體及政客要求釋放某些被羈押的被告,試圖以政治凌駕於公義及法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