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錦渡塌陷 疑地底支撐物移位

2023-07-11 00:00

文錦渡口岸出現地面沉降,部分路面拱起。
文錦渡口岸出現地面沉降,部分路面拱起。

(星島日報報道)深圳市政府因應文錦渡口岸入境通關現場出現地面沉降,存在安全風險,暫停口岸入境客、貨車通關業務,原經文錦渡口岸進入內地的車輛可從深圳其他口岸入境,出、入境旅客可從其他口岸通行,直至完成搶修再公布恢復通關時間。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口岸南行通道不受影響,故事件對供港鮮活食品的影響不大。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估計,事故並非單純沉降,可能是地下的支撐物被擠了去另一處,造成土壤移動,才會從畫面上見到拱起現象。他稱修復路面簡單,但相信有關方面需時找出主因以徹底解決問題。
林世雄昨表示,內地已向本港通報今次沉降事件,文錦渡跨境巴士服務北行會改用香園圍口岸,南行通道不受影響,其他貨運會用其他通道北行返回內地。而文錦渡的貨運大多是鮮活食品,由於南行通道未受影響,故對供港鮮活食品的影響不大。他又稱,地陷範圍屬內地管轄,相信內地會進行研究,找出復修方案,確保客車和貨車復運,本港會等待通報何時完成復修。
專家料不涉人為工程疏忽

倪學仁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地下土壤流失的成因可能是受地下水沖刷,或地下水管滲水將泥土沖走,不過這只會令地面下沉;而路面拱起可能是因地下的支撐物被擠走。他指,文錦渡口岸涉事部分建成近20年,如涉人為工程疏忽應早被發現,估計事故有特殊原因。

他又指,沉降現象並不罕見,在填海土地上可說是無可避免,如將軍澳有許多屋苑建在填土上,每年有專人測量沉降程度,有需要時可施行工程紓緩對設施的影響。被問到維修時間或「以月計」,他坦言修復路面簡單,但相信有關方面需時找出主因,採取合適的工程方案以求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貨運業憂拖慢過關速度

位於上水廣場來往文錦渡口岸的直通巴快綫服務,原定頭班車於早上7時開出,昨早前來乘車的旅客不多。陳先生表示知悉沉降事故,但因有事要回鄉,特地來視察,結果一如所料服務暫停,決定改乘火車北上。另一市民張先生表示,原計畫往文錦渡接運菜車來港,但沒有直通巴令行程受阻,稍後會經蓮塘/香園圍口岸過關。

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蔣志偉表示,鮮活食品可經文錦渡及港珠澳大橋抵港,目前取道文錦渡口岸北上的貨車大多是空車,它們主要是前往內地運載鮮活食品,再經文錦渡口岸運來港,這類車佔整體跨境貨車不足兩成。他預計,原經文錦渡口岸北上的貨車,大多轉經蓮塘/香園圍囗岸過關,所需時間與以往相若,但擔心會令蓮塘/香園圍囗岸的車流增加,減慢過關進度。

鳳溪第一小學佔約一成共60多名學生會經文錦渡口岸往返學校。校長朱偉林表示,學生平常在文錦渡上車過關後,10分鐘內可抵學校,現時暫不影響學生上學,惟放學需改經蓮塘/香園圍,時間料增加近半小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