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環境代價 誰來擔當

2023-05-12 00:00

對應氣候變化,理應減碳。在香港,空調是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之一,應減用棄用,但無奈在氣候變化下,一般家庭只有更依賴空調解暑,冷氣機已是一般家居及辦公室的必備電器,但總有些人負擔不來,無論是機價或電費。若為了碳中和而推高住戶電費,會令基層情況更糟。試想一戶月入幾萬元的家庭,電費是2000還是3000元總是交得起;但月入不過1萬的家庭,如果電費上千元是艱難的負擔,而冷氣耗電動輒可令電費上千元。
基層無助被忽視

所以很多基層市民捨不得開冷氣,不是呼籲環保救地球,而是花費不起。那麼,沒有冷氣,開窗可以嗎?但香港的居住環境,街外比室內還熱,而且充斥廢氣,不開也罷。困擾着基層居住環境的還有噪音,雖然法例已禁止晚上和假期使用高噪音的機器或工序,可惜不涵蓋汽車、鐵路和人群等噪音。若家住繁忙公路、鐵路旁,想早點安睡並不容易;大排檔、街頭叫賣的噪音更經常延至深宵,有冷氣機的住戶都未必有覺好瞓,何況沒有冷氣機。他們日間勞碌,晚間熱、噪、濁不得安眠,影響健康及降低工作學習效率。面對這些空氣、噪音、暑熱的問題,普通住戶除了開冷氣或搬屋外,似乎並無他法。而且社區內冷氣用量愈多,他們的情況就愈惡劣。

長期處於高溫、空氣混濁、失眠的室內環境會誘發林林總總的疾病,包括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疾病。對低下階層家庭,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而言,是沉重財政的計時炸彈。若果病發而需長期治病,但事先沒有購買醫療保險,醫療費將使家庭財政頓時變得拮据;若需家人照顧,再少一人的收入,情況就雪上加霜。在社會層面來說,損失勞動力之餘,又要付出醫療代價。相比家境較好的,無論居住或工作環境都可有冷氣,較少污染,相關風險自然較低,即使誘發環境病害,經濟能力也較充裕,甚至有醫療保險墊底。一部冷氣機就道出「愈窮愈見鬼」的苦況。

弔詭的是,排放最多污染物、最多溫室氣體是那些捉襟見肘的家庭嗎?為甚麼環保政策不能為他們生活解困,反而被人拉攏去反對環保政策?怒吼要免費膠袋、膠匙……不要說他們跟不上,或許是我們沒有真正為他們着想過。冷氣機,說着說着帶出了基層在環境災害下的無助及被忽視。氣候變化和其他環境公害,首當其衝的多是基層,因為他們欠缺有關認知,沒有能力避災,或默默忍受。但造成這問題最大責任通常不在他們,而且他們還要背上沉重財政負擔的風險,而事實上他們在財政上或健康上未必承受得來。
可按耗電量分層收費

環保當然人人有責,只是要求基層攤分環保的成本,卻沒有減輕還加重他們的環境負擔,未免不公平。所以在制定及推行環保收費時,以及承擔環境代價方面,必須考慮基層的能力和責任及基本生活所需,不能變相造成剝削。例如低耗電量的電費可以調低一點,而超過基本耗電量就需增加額外收費,這樣既可以經濟手段防止濫用,減輕一點基層市民的經濟負擔之餘,又不會造成過大社會負擔。只是在劃定基本耗電量、耗電量分層及各層收費要謹慎處理,使其財政上可行。同時亦要加強教育普羅市民環保對他們自身健康、生活環境以及隱伏的財政影響,可避免這些環境苦主被想逃避責任的人利用,反對一些對他們、對社會有益的環保措施。
鄭睦奇
綠色力量總監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