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控制開支增長 善用公共資源
2023-05-09 00:00對於上周在立法會三讀通過的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部分市民不滿其「派糖」力度不足,但其實即使財爺已適度「減甜」,本年度的整體政府開支仍高達7610億元,較上年度破紀錄的8096億元僅回落了6%。與1997年政府開支大約2000億元比較,廿多年來急升了約3倍,主因之一是社福、醫療和教育3大經常性開支急速膨脹。
先看社會福利,23/24年度的經常開支預算為1210億元,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超過20%,為所有政策組別中最高,相對22/23年度上升14%。按照這個升幅,大約5年時間就會再翻一番。習近平主席強調特區要「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筆者完全贊成應為有需要市民提供支援,但關鍵是有關福利開支是否用得其所及能否達致成效。
「精準扶貧」 提升績效
今屆政府提出「精準扶貧」,確保各項扶貧政策和開支,都可有效協助市民脫貧及自力更生,而不是愈扶愈貧,以至出現濫用及「養懶人」等不良效果。筆者與不少納稅人都支持有關原則,不想香港變成福利社會,希望政府能全面檢視現行的各類福利開支,加以整合,提升績效,減少浪費,加強針對性和財務可持續性。
隨着人口持續高齡化,公共醫療開支上升似屬必然,但是否可以做好基層醫療和預防性的護理計畫,從而減慢開支升幅呢?能否通過善用創新科技和私人市場力量,去提供更優質和性價比高的醫療、護理及安老服務呢?
教育方面,本年度教育局加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開支超過1000億元。雖然適齡學童持續減少,但教育局的中小學及幼稚園教育開支依然居高不下。對於大學教育,筆者認同值得加強投資,但近年亦有不少人質疑部分大學的開支是否用得其所,包括在開辦資助學位課程與學額分配方面,是否配合到政府政策、香港的未來發展及市場的人力需求呢?這方面政府應扮演有承擔的主導角色,不應推說因為大學主自,就可以不理。
有學者曾指出,香港的最大福利並非綜援及生果金等現金津貼,而是政府以不同形式提供的房屋福利。房屋局本年度的預算開支只有73億元,主因是香港大部分公營房屋的興建和營運,相關開支都計入了獨立於政府的房委會帳目之內。
房委會2023/24年度的預算開支達513億元,按年增加35%,預計未來還會持續上升。如果這代表房委會起樓起得更快、更多,屋邨的維修保養及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也是市民樂見的。有關開支並未在政府預算案充分反映,但也是納稅人的血汗錢。是否可通過善用科技及精簡相關法定和行政程序,去降低公營房屋的建造及管理支出呢?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經濟環境,期望大家都能協力同心,更有效地運用得來不易的公共資源。
謝偉銓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