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控制开支增长 善用公共资源

2023-05-09 00:00

对于上周在立法会三读通过的2023/24年度财政预算案,部分市民不满其「派糖」力度不足,但其实即使财爷已适度「减甜」,本年度的整体政府开支仍高达7610亿元,较上年度破纪录的8096亿元仅回落了6%。与1997年政府开支大约2000亿元比较,廿多年来急升了约3倍,主因之一是社福、医疗和教育3大经常性开支急速膨胀。

先看社会福利,23/24年度的经常开支预算为1210亿元,占整体政府经常开支超过20%,为所有政策组别中最高,相对22/23年度上升14%。按照这个升幅,大约5年时间就会再翻一番。习近平主席强调特区要「切实排解民生忧难」,笔者完全赞成应为有需要市民提供支援,但关键是有关福利开支是否用得其所及能否达致成效。
「精准扶贫」 提升绩效

今届政府提出「精准扶贫」,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和开支,都可有效协助市民脱贫及自力更生,而不是愈扶愈贫,以至出现滥用及「养懒人」等不良效果。笔者与不少纳税人都支持有关原则,不想香港变成福利社会,希望政府能全面检视现行的各类福利开支,加以整合,提升绩效,减少浪费,加强针对性和财务可持续性。

随着人口持续高龄化,公共医疗开支上升似属必然,但是否可以做好基层医疗和预防性的护理计画,从而减慢开支升幅呢?能否通过善用创新科技和私人市场力量,去提供更优质和性价比高的医疗、护理及安老服务呢?

教育方面,本年度教育局加上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开支超过1000亿元。虽然适龄学童持续减少,但教育局的中小学及幼稚园教育开支依然居高不下。对于大学教育,笔者认同值得加强投资,但近年亦有不少人质疑部分大学的开支是否用得其所,包括在开办资助学位课程与学额分配方面,是否配合到政府政策、香港的未来发展及市场的人力需求呢?这方面政府应扮演有承担的主导角色,不应推说因为大学主自,就可以不理。

有学者曾指出,香港的最大福利并非综援及生果金等现金津贴,而是政府以不同形式提供的房屋福利。房屋局本年度的预算开支只有73亿元,主因是香港大部分公营房屋的兴建和营运,相关开支都计入了独立于政府的房委会帐目之内。

房委会2023/24年度的预算开支达513亿元,按年增加35%,预计未来还会持续上升。如果这代表房委会起楼起得更快、更多,屋邨的维修保养及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也是市民乐见的。有关开支并未在政府预算案充分反映,但也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是否可通过善用科技及精简相关法定和行政程序,去降低公营房屋的建造及管理支出呢?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经济环境,期望大家都能协力同心,更有效地运用得来不易的公共资源。
谢伟铨
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