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形態圖志

2023-03-0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長城或許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遺,筆者曾去過幾次,有一次從箭扣徒步到慕田峪,那應該較為接近長城的真實面貌,有時手足並用,直上直落地攀援;牆體全是雜樹,無落腳處,只能小心地從陡峭的牆垛邊緣繞過。之前沒想到長城竟然這麼危險,這段旅程對長城留下的印象很真實。

筆者的經驗與「到此一遊」差不多,但因為對歷史地理話題有點業餘興趣,免不了從這角度去看長城,關注就多了幾分。最近見到厚厚的一冊《長城形態圖志》(中和出版),有些意外,作者把長城還原到一塊磚一塊石那麼細的元素,分門別類去解說。孤陋寡聞如筆者,認為這是目前看過資料最多、講得最細的一本關於長城的書。

對歷史地理有興趣的讀者,都會有個大致的概念:長城是一個跨度數千公里的防禦體系,也是中國歷史地理領域的一個實體劃分。它同時包含着宏觀(文明分野和勢力疆界)、微觀(建築)的要素,時間和空間足夠漫長,在這個實體上印刻着很多問題的答案和例證。筆者平日對長城的許多問題,在這本書裏都找到了答案。

譬如,長城綿延數千公里,很多是建在崇山峻嶺、人罕至的地方,在古代社會,有沒有一個通行的施工指引來保證它作為重要軍事設施的標準?書中有一篇章專門講「長城的牆」,可見是既有統一,也有因地而異。在明朝實行分段修築、分段管理,有的地段用石,有的地段用土,還有的用磚,但在一個範圍之內會有統一標準。而且,用磚的地方,那些磚還是統一燒製,磚塊上都刻印着官方的印記。作為重要「戰略工程」的長城,其管理也有當時的一套標準化。

以上只是略舉一例,本書500多頁,照片有一兩千幅,皆標明地點,解說基本環境。資料之豐富,是筆者迄今看到獨一無二的。歷史遺的魅力之一是引發想像。走近了,一磚一瓦的遺矗立在眼前,有人的好奇心止步於「到此一遊」,也有人通過眼前真實的磚磚瓦瓦,從零開始去了解,遺的真正價值至此才會開始顯露出來,這本書就是如此。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