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減肚腩|長期維持1動作易有大肚腩 2物積聚易中風患心臟病
2023-02-15 00:00
肚腩是如何練出來的?從事了多年醫護和體適能指導的專業,筆者獲得不少寶貴的臨床和生活經驗,再從科研報告,得到一些實證啟示。當中有不少較有趣的,可和讀者分享一下。這是一個大肚腩形成的故事,大肚腩或稱中央肥胖會引發不少慢性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
不運動粗腰肚腩立即現形
時下年青人喜愛健身,一身肌肉,很有滿足感。亞明也是健身愛好者,每日最少花1小時於健身室操練。驟眼一看,胸肌、二頭肌和三頭肌都爆發出來。亞明知道肌肉需要蛋白質,所以在操練後,會以乳清蛋白粉開水飲用,增加健身效果。
肌肉因受到操練而刺激需要,會增加吸收蛋白質,從而進行維修增長。後來亞明因一段時間功課繁忙,沒有時間操練,也間中飲用乳清蛋白飲品,肌肉不但沒有增長,而是收縮和鬆弛下來,而腰更粗了,肚腩又增長出來。
相關文章:減肥|食太快孤獨食有大肚腩機率高54% 研究揭最佳進食時間
長期維持1動作 增中風患心臟病風險
我們是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需要的,如修身美顏,付出時間和花功夫是不能缺少的。健身與營養吸收正反映我們能通過自身的需要,達到目標成果。我們通過心目中的(身體組織)運動,製造了需要。當血液中的營養素流到這個目標組織,自然地按需要吸收,產生維修增長的效果。否則,身體就會按生理和物理情況來進行分配。
長時間坐著工作或打遊戲機的人,腰腿血管會因彎曲而導致血流減慢,血液會也因物理(即向下流動)影響而積聚於腰腹,肚腩更因血液中糖分和脂肪過多,通過胰島素的功能而逐漸形成起來。
合適的運動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正如中國醫理中的「行氣活血」,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很重要。現時,政府推動基層健康,和一些醫護組織,如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提醒市民關注疾病風險,於電視上推出不同健康和預防疾病宣傳,並帶出了個別疾病的嚴重後果。
同場加映:中風症狀+預防中風方法
市民有否留意到,無論政府和醫護組織,重覆的訊息也是老生常談的「注意健康飲食和日常運動」?不知道市民會接收到多少?市民會明白背後的重要理據嗎?會坐然起行,還是言猶在耳,無動於衷?
健康訊息除了可在電視螢幕等宣傳外,作為醫護人員,也應在不同平台,向市民進一步解釋如何健康生活;明白病理,對症下「藥」,才可有效地預防疾病,減低疾病帶來痛苦,免除個人、家庭和社會的經濟損失。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 朱賢文博士
延伸閱讀:減肚腩去水腫 推介10款食物
營養師Hane在其Facebook專頁指,以下食物有助加強身體排水能力,減肥去水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