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後疫情時代的財政預算案

2023-02-01 00:00

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快將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已預告,本財政年度估算或出現高達1000億元財赤。此時香港雖處於財政困難的時刻,但市民大眾同處艱難時光,縱使疫情陰霾逐漸消散,惟整體經濟仍處於初步復甦階段,如今還有逾12萬人失業或開工不足,加上物價持續飆升,車費、電費、食品及日用品樣樣加價,基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預算案》應適度推出紓困措施,以及延續「失業貸款」及「臨時失業援助」,同時更精準地運用資源,支援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吸引及留住人才,及扶助特困行業加快復甦,同時推出更多鼓勵生育措施,優化人口結構,為長遠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人才是行業及經濟發展的基石,政府應把握機會推動本地人才就業,協助人手需求殷切的行業吸納本地新血加入。筆者建議政府參考「中高齡就業計畫」提供薪金以外津貼的做法及金額水平,推出放寬年齡限制的「保本地人才津貼計畫」,津貼願意投身交通運輸物流、建造、安老護理及飲食業等指定行業的從業員。當薪酬有一定保證,自然能吸引更多本地人才加入。
保本地人才擴就業  助特困行業

還有旅遊業方面,行業因疫情停擺3年,不少導遊及旅遊巴司機等從業員早已轉行,並因疫情難料而不敢貿然放棄現有工作重投旅遊行業。政府應考慮為旅遊業從業員發放復工津貼,助業界挽留人才,同時增設復業基金,向深受疫情影響的特困行業提供支援,以期加快復甦步伐。
提供育兒支援  消除生育障礙

就長遠而言,香港人口老齡化、出生率下降,對本地勞動力帶來持續挑戰。筆者建議《預算案》推出更多育兒支援及家庭友善措施,盡力消除所有生育障礙。

現時不少年輕夫婦對於生兒育女既期盼又卻步,雖有生育意欲但礙於置業、財政壓力及託兒服務不足等各種困難,只能無奈將生育計畫推遲或直接打消念頭。  

故此,筆者建議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減收首次置業印花稅,600萬或以下自住物業印花稅只收100元,助市民上車構建安樂窩;其次,再增設「新生嬰兒扣稅額」,嬰兒出生首3年可享有不同比率的稅務寬減,首年上限最高5萬元,第3年遞減至1萬元,並推出「恒常生育獎勵津貼」,向每名新生嬰兒提供每季3000元,幫補父母購買尿片及奶粉等嬰兒用品的開支。

與此同時,資助託兒服務長期供不應求,也讓一眾父母頭痛不已。政府其實可以考慮增加小學在校課餘託管名額,由於已有場地資源,相信擴展服務的額外成本不高,只需投入最少的資源就能大幅加強託兒服務,讓婦女及家庭照顧者有空餘時間外出工作提升家庭收入,更為社會釋放潛在的勞動力。

筆者期望後疫情時代下的《財政預算案》,能為本地經濟注入動力,對產業發展有更長遠策略,讓市民都分享到經濟成果、給年輕人有發展所長的機會,大家都能安居樂業。
林振昇
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