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彈性輸入護理員 紓緩安老人手短缺

2022-12-21 00:00

本港安老業界面對嚴重的人手短缺,疫情下相關問題加劇。勞工及福利局近日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根據《僱員再培訓條例》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畫」,透過更具彈性方式輸入護理員並精簡程序,預計申請審批時間將由現時約五個月縮減至約兩個月。另外,特別計畫將額外輸入約三千名護理員,計及全港已有約四千名輸入護理員,輸入配額上限為七千人,預期二三年第二季正式推出。
特別計畫政策方向值得認同,相信措施能紓緩安老行業面對的人手短缺問題,減輕前人員的工作壓力,並提升服務質素,讓服務使用者受益。同時,精簡程序並縮減審批時間有助提升業界輸入護理員的彈性,便利於行業的人手規劃與編配,有利於行業的整體發展。另外,筆者認同適度放寬本地僱員與輸入員工的人手比例,但政府亦需要密切留意放寬後的實際運作情況,避免本地工人的權益受到削弱。
隨社會的復常,不同行業都面對「缺人」的問題,當中以餐飲、清潔、保安、建築、運輸等基層服務性行業最為嚴重,部分行業的前人員持續不足,僱主甚至需要長期招聘「臨時工」作頂替,若情況持續將對本港的營商環境與經濟復常構成負面影響,更間接削弱本港的競爭力。筆者一直要求政府在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中主動檢視不同行業的人力供應與需要情況,並因應相關推算結果為人手短缺的工種制訂短、中、長期的人力發展政策,包括研究制訂「人力供應短缺」清單,探討如何在確保本地就業優先的前提下,檢視是否需要放寬輸入外勞,以保證不同行業有充足的勞工供應。
搶本地人才 吸引新人入行
針對吸納本地人才,筆者認為政府同樣需要在安老業「搶人才」,希望當局優化「先聘請、後培訓」模式,包括吸納不同的年齡層、引入「新人入行」與「推薦入行」獎金等,並推出更多短期性的安老培訓課程,令更多本地失業或待業人士提升技能、投身行業。如僱員再培訓局在疫情高峰期推出的「護理員訓練課程基礎證書(精修班)」課程,讓學員完成三天培訓後,即可躋身專業、應徵院舍護理員職位,照顧長者。多間培訓機構,在短期內為業界提供超過數百的新增人手供應,為香港解了燃眉之急,當局應以此方式,為安老業持續「造血」。
長遠而言,社會不能只靠輸入外勞,政府應為安老業界護理員建立更具吸引力的晉升階梯與行業發展策略,以挽留人才並吸引年輕人入行。
顏汶羽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