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成半虐童者為家庭成員

2022-11-18 00:00

防虐兒會指出,心理虐待個案也不容忽視。
防虐兒會指出,心理虐待個案也不容忽視。

(星島日報報道)虐待兒童一宗也嫌多!香港防止虐待兒童會上年度共接獲一千一百三十六宗熱舉報及諮詢,其中一百六十八宗為懷疑虐兒個案,佔近一成半,懷疑受虐兒童主要介乎六至八歲,六成半懷疑施虐者為家庭成員。該會又稱,超過一半個案屬身體虐待,但心理虐待個案不容忽視,建議訂立「沒有保護罪」,並加大目前「侵害人身罪」的最高刑罰,以及盡快完成強制舉報懷疑虐兒個案的立法工作。
防止虐待兒童會表示,在二○二一/二二年度接獲一千一百三十六宗熱舉報及諮詢,當中一百六十八宗屬懷疑虐兒個案,涉及二百零二名兒童,有五十四名為六至八歲兒童,佔比最多;其次是三至五歲,有四十三人;以及九至十一歲,共三十六人。
學前及初小屬最高危

該會總幹事黃翠玲表示,學前及初小兒童屬高危組別,可能與教育制度競爭激烈有關,家長面對選校壓力,又擔心子女學業成績未能達到學校要求;加上疫情下停課及提早放暑假,兒童只能困在家中,促使親子衝突加劇。

她認為,在疫情期間,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被虐情況同樣值得關注,學校和社區資源受疫情影響減少,父母和照顧者的照顧壓力增加,讓兒童處於隱藏的危機中。

個案中涉及一百九十四名懷疑施虐者,逾六成半為家庭成員,有一百二十九人;其中母親佔最多,共五十五人,其次是父親及父母二人,反映愈親近的人愈有可能向兒童施虐。至於虐待方式,身體虐待有九十六宗,佔五成七;心理虐待有二十三宗;性侵及疏忽照顧分別有二十及十七宗;多種虐待則佔十二宗。

黃翠玲指,有家長誤以為體罰可有效管控及改善兒童行為,但實際反會造成親子關係疏離,兒童更有可能學會「以暴制暴」,造成惡性循環,嚴重的體罰或會使兒童受傷甚至死亡。

她認為,相關查詢及舉報只是冰山一角,整體懷疑虐兒個案每年有升有跌,未足以反映實際情況;強調除身體虐待外,大眾亦需關注兒童心理虐待個案,包括羞辱、驚嚇、孤立、剝削及漠視兒童的情緒反應等,因很多人難以辨識,或輕視其嚴重性,所以較少人舉報,相信不少個案仍隱藏在社區中未被發現。
促當局訂「沒有保護罪」

該會促請政府接納法改會建議,訂立針對虐兒的「沒有保護罪」,並檢討現時「侵害人身罪」的最高刑罰;盡快完成強制舉報懷疑虐兒個案規定的立法工作;立法全面禁止體罰;及早提供支援服務予危機組群如貧困家庭、單親/年輕母親、新來港家庭、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及家長/照顧者、有情緒困擾/精神健康問題或濫用藥物的家長/照顧者;設立兒童中央數據庫,統一收集、分析及發放有關保護兒童及兒童發展情況的資訊,以便進行研究、資源分配及制定政策和服務方向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