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局開發中文課外讀物 增非華語生學習興趣

2022-10-25 00:00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左二)冀新書填補坊間非華語兒童課外讀物的不足,康陳翠華(右一)期望激發學生閱讀中文的興趣。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左二)冀新書填補坊間非華語兒童課外讀物的不足,康陳翠華(右一)期望激發學生閱讀中文的興趣。

(星島日報報道)為激發非華語學生對學習中文的興趣,教育局與三家書商合作,為非華語學生開發課外中文分級讀物,以本港傳統小食、遊戲、種族共融等題材編寫簡短故事,合共印製九千套讀物,今學年內陸續送到全港非華語生就讀的幼稚園和小學。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胡艷芬指,非華語生須以閱讀輔助學習,相信讀物有助引起學習興趣,協助他們融入學校生活。 
截至上學年,全港有近兩萬三千名非華語學生就讀幼稚園及小學。當局為鼓勵和支援非華語生學習中文,與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合作推行「非華語兒童中文分級讀物開發獎勵計畫」,三家獲邀參與書商各獲最多四百萬元資助,開發以三至九歲非華語兒童為對象的中文課外分級讀物,每套讀物按難度分為三級,每級有三十冊。
題材圍繞日常生活

課外讀物題材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傳統小食、遊戲和生活習慣等,有讀物以傳統遊樂場遊戲「跳飛機」為主題,讓學生認識「一、二、三」等中文數字;亦有讀物以日常生活習慣為題,配以圖畫學習「刷牙」、「吃早餐」、「放學」等詞語。語常會主席陳黃麗娟稱,讀物亦包括兒歌、詩歌等體裁,冀以不同文體引起學習興趣,而閱讀對象是非華語生,內容亦相應配合,包括加入不同膚色的故事人物和生活習俗,讓他們閱讀時產生共鳴,提高學習動機。

讀物亦能配合錄音檔案或點讀筆使用,並在書後加入導讀指引,邀請成人先閱讀書籍,並指出不同頁數的重點內容,供教師和家長參考。有讀物亦附上詞語卡,讓兒童熟習字型和詞語的意思,或在書末總結詞語,並以圖文並茂、中英對照的形式解釋。

三家出版社將各印製三千套讀物,今學年內經語常會向推行本地課程,而有非華語生就讀的幼稚園和小學派發,亦會分發予圖書館和非政府機構。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強調,讀物並非教科書,不會要求學校評估學生閱讀前後的中文能力,「只是希望學生喜愛閱讀,通過趣味的讀物令他們不會厭惡閱讀中文。」
有助融入校園生活

有讀物以穿上唐裝的男子舞火龍為插圖,輔以「我是中國人,我生活在香港」文字。康陳翠華指,部分讀物內容或包含國情教育,讓學生了解中國國情,亦會學習以中文表達自己民族的文化習俗。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胡艷芬讚揚,讀物題材貼近生活,「若他們讀的圖書跟生活無關、字詞深奧的話,便難以引起學習興趣。」她指除了口語溝通較容易掌握,要全面學好中文需要不少閱讀材料,相信讀物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了解本地的日常習慣和用語,融入校園生活。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鍾麗金則稱,非華語生的家長中文能力有限,相信讀物有助吸引家長與學生一同學習中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