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積極維修與重用 實踐循環經濟
2022-10-14 00:00
廢物是富裕社會的普遍問題,香港毫無疑問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市民生活質素及經濟條件不斷提升,傾向選擇即棄文化,享受更方便的生活。本港每年約有四百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被送往垃圾堆填區。環境保護署估計,三個策略性堆填區將在二○三○年接近飽和。政府已發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二○三五》,計畫更新廢物管理策略,減少依賴堆填區,以及逐步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本港每年產生約七萬公噸廢電器電子產品,前年亦產生約二十萬公噸家具廢物。「維修與重用」是實現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與其他類型的都市固體廢物不同,電子產品和家具能簡單地透過維修和保養,延長使用周期。
近年,一些國家包括歐盟及英國推行「維修權」法,商家有責任確保電子產品的設計更耐用,及有義務向第三方維修商提供零件,確保產品可以維修長達十年。在香港,人們開始意識到減廢回收和發展綠色生活文化的重要性。然而,與其他先進國家或城市相比,港人對維修與重用的理解和認識仍然不足。
維修法助減廢回收
維修、重用和再製造等概念納入商業模式,能幫助企業拓展新市場,推動增長,例如採取「產品即服務(product as a service)」模式。對於需要在前期購買大量設備的公司而言,透過「按服務使用付費模式(pay-for-usage)」,向供應商支付月租費,能夠改善公司現金流。該模式亦為企業帶來其他利益,在現今消費者更具環保意識的時代,為企業產生正面商譽、促進長遠經濟效益和帶來積極宣傳效果。
以荷蘭史基浦機場為例,機場推行的其中一項減碳措施是訂購低碳照明服務,代替購買獨立的照明設備,由照明設備供應商負責維修、更換和回收燈具。機場不須作出前期投資,便能使用最新的節能照明系統,同時有助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也不須擔心如何處置廢舊燈具。另一方面,照明設備供應商確保了長期供應合同和定期利潤,實現雙贏。
坐言起行 遠離即棄文化
在社區層面上,外國及本港亦有關注維修與重用的團體,成功向社區推廣相關文化。在英國,有志願維修團體網組織各城市的維修團體,向當地社區推廣維修技能,通過舉辦工作坊,分享修復電子產品的知識和資源。他們還會記錄維修數據,以了解其工作為社會和環境帶來的正面影響,及提供產品維修意見,游說製造商創造和設計具有循環性和方便維修的產品。本港暫時沒有完善相關的網絡,但社區倡議的數量正不斷增加,有機構舉辦適合家庭參加的工作坊,讓青少年學習基本維修技能。由於多數熟練的維修師傅來自年老一輩,這些工作坊能促進世代之間的社會互動,帶來額外的社會價值。
即棄文化在香港盛行,社會是時候採取行動,減輕過度消費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維修與重用的概念,將會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因素。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應嘗試改變自身的消費行為,盡可能優先考慮維修和重用,減少購買新產品的需求。企業亦可以從傳統的商業模式,轉向支持循環經濟的創新和替代商業模式,例如採用租賃服務或重新設計易於修復的產品。
劉敏智 商界環保協會政策及研究主管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