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透過「地方營造」提升青年獲得感
2022-08-09 00:00今年五月,立法會「研究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及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首次會議中的附件,提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將會「讓青年人按興趣發揮潛能,增加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加強他們對社區以至香港和國家的歸屬感」。然而,諮詢委員會名額有限,政府仍要思考如何提供更豐富的渠道或平台,讓更多青年有效地參與地區的公共事務。筆者認為,透過構建更優質的「地方營造」(Place-making)平台,能夠讓廣大青年將自己的倡議或理念變成現實,感受到自己對社區的實質影響力,並從中收穫到獲得感和滿足感,相信有助於修補社會撕裂、重新凝聚青年的正面建設力量。
地區活動單調 難滿足新世代需要
早在○六年,政府就《區議會角色、職能及組成的檢討諮詢文件》中,已強調要強化區議會在地區管理方面的職能,及後亦提出「地區問題地區解決;地區機遇、地區掌握」的理念。目前,主要是透過社區參與計畫和地區小型工程計畫滿足地區需要,亦有青年發展計畫處理青年相關活動的資助。但上述計畫的申請要求明確列明,需要以機構或團體形式參與,換言之,個別居民或居民自行組成團隊並不符合申請資格。若居民有意提出地區活動或工程的倡議,均需要透過區議員或地區中已註冊的團體支持,才有機會將之付諸實現,可謂困難重重。這導致居民不能夠透過上述計畫實踐對社區的期盼,降低了青少年的社區效能感。至於日常活動中,現時區議會資助的活動,有一部分形式較為單調且單向,亦較缺乏深入的互動和反思,導致地區層面上較缺乏青年願意積極參與的活動。舉例言之,一九年沙田區議會資助的清潔香港填色比賽、二○年北區區議會資助的「有禮守法.北區共融」填色比賽 、二一年北區資助的「尊重包容.和諧共處」北區填色比賽、二一年由油尖旺區議會資助的父親節填色創作比賽,各種填色比賽似乎未能滿足新世代青年的需要和期望。
為提升社區居民的歸屬感,許多國家或地區已長期實踐「參與式預算」,讓居民有權提出小型工程、政策或活動的建議,並經過居民投票選出,然後在行政機關的支持下實踐。過程中,青年的參與亦相當關鍵,許多工作坊和活動統籌、建議解說、項目宣傳都由青年擔當關鍵角色。香港亦有民間團體在彩福邨進行相關試驗,團體編撰的個案研究報告,指出超過六成居民因為投選的方案能讓社區受惠而參與計畫,而計畫則成功促進青少年等,許多在傳統參與渠道下容易被忽略的居民關心社區事務,甚至成功吸引沒有在區議會選舉投票的居民參與,可謂提升「地方營造」的一大突破。筆者建議,政府應在現存計畫中抽取一部分撥款,整合為「參與式預算計畫」,容許居民以參與式預算的方式,以個人或團體單位提出活動或工程建設建議,並在民政事務總署的支援和督導下實行,為居民創造一個平等而公開的參與平台,同時亦能夠讓居民意識到自己不是被動接受服務的個體,而是主動管理社區事務的主體。正如報告中引述青年義工的感想:「會感到投放心力是有成效的。不止是做,而是看到有結果,而且結果是正面的」,讓青年們看見自己能帶來實質、可見的改變,是鼓勵青年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的一大動力。
放手讓青年成為活動策劃者
至於地區活動方面,筆者認為政府應在區議會資助中拆牆鬆綁,鼓勵青年發揮創意和服務熱誠,策劃更多元化的活動。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有恒常計畫,鼓勵同學組隊籌辦社區服務活動,當中不少都令人眼前一亮。例如「耆樂融融」計畫涵蓋生命歷程體驗工作坊、防跌講座和小遊戲等,讓參加者反思「年老」,並消除參加者對長者既定印象;「心歷耆境」計畫則涵蓋認知能力訓練、自理能力訓練和探訪送暖活動,讓參加者與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共同製作防走失牌,真切體驗他們的生活困境。這些活動切入的角度、進行的形式都各有不同,無論是參與的同學,還是接受服務的長者,均能有深入的體會和反思。政府應更信任青年的力量,提升青年在各區義工服務的角色,從過去主要是前綫執行,上升到統籌和策劃的層次,讓青年意識到自己不但能成為參與者,更可成為統籌者、領導者,能充分實現自己的想法,有助於提振青年的社區效能感。筆者建議,政府可參考上述的模式,在區議會設立「小型青年活動資助計畫」,專門資助預計開支少於三萬元、並非已註冊機構主辦、主要營運成員以在學青年為主的活動,可望在短時間內鼓勵一批形式新穎、內容具深度的青年活動。政府亦可優化各區青年活動委員會的定位,透過該委員會推出活動策劃、項目統籌、財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坊,以及協助計畫聯繫各方贊助或支持等資源,甚至擔任計畫申請團隊的顧問,為有心服務社區的青年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何子煜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民間施政報告》起草委員會「良政善治及政府效能」小組學生統籌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