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摩星嶺公民村的新生

2022-08-08 00:00

近日經已拆卸的摩星嶺公民村,再度出現在報章及社交媒體之內。今年剛好是公民村建村七十周年,清拆二十周年。多年前筆者在《山林之樂—摩星嶺公民村》一書中,已記載了這個曾位於摩星嶺山腳,建於一九五二年的平房區歷史。在此之前的一八九七年此處曾是鼠疫墳場。一九四九年大批國民黨官兵到達香港,居住於摩星嶺山邊。一九五○年因事遷往調景嶺,形成一個具獨特文化的社區。其實自一九四八年政府為了安置市區各處的僭居者,便在距離市中心較偏遠的地點,編劃了第一批平房區,公民村便是其中之一。這是政府在大量興建多層公共屋邨之前,為解決居住問題的政策產物。
鼠疫墳場遺址具歷史價值

這片土地經歷了與鼠疫、內戰及戰後居住政策的關係,在歷史價值方面深具重要性。公民村的整體布局依山而建,台階式巷里設計。設施包括摩星嶺街坊福利會、幼稚園、小商店、公廁、街喉及區長辦公室及住宅。單層磚牆金字頂石綿瓦建築,前面以有蓋走道連通各家,走道成為私人及公共空間的混合體。在這半開放的空間,居民可以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不怕日曬雨淋。走道也是戶內活動空間的延伸,日間當作客廳,晚間可安牀睡覺,在沒有冷氣的年代十分受用,這些已在《山林之樂》書中一一記載。七十年前由政府撥地,𠄘建商負責銷售、設計及興建的模式十分前衞。現時政府為了加快解決住屋問題,也提倡由𠄘建商負責設計及興建的模式。

公民村從一九五二年興建到二○○二年清拆,剛好存在了五十年。在這半個世紀,香港亦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民村有它在地理環境及居民背景的獨特性,也有當年香港社會生活環境的普遍性。一個貧困但守望相助的獨特社區生活,同時也反映了香港社會發展的轉變。公民村已經不存在,如何把之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將來重建的公共屋邨承傳是可以的。當年在公民村內的摩星嶺街坊福利會仍然存在,暫時寄居於西環村。當中亦保留了不少歷史文獻及實物,將來可重置在新建公屋之內。一來可以在原地繼續服務街坊,二來可以作為詮釋中心。展示這片土地的歷史,連同遺留下來的碑石及特色地磚,歷史圖片及文獻。以彰顯獨特的文物價值,令全港市民認識到港島西區歷史的一部分。
可串連港島西文物徑

公民村位處港島西的摩星嶺,周邊有不少文物。包括軍事炮台、港英時期的政治部,俗稱白屋,現已活化為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鐘聲泳棚、維多利亞城界石、歷史建築福利別墅等組群。如果聯同新公民村的詮釋中心,可以串連為一條文物徑。

今天適逢香港面對疫情及居住兩大市民關心的課題,從而引發我們對歷史經驗的關注。鼠疫墳埸及公民村的過去,亦反映了類似情況。我們應該把握公民村新公屋的重建機遇,把這片土地的獨特歷史故事得以𠄘傳。作為公民村的舊街坊,更希望這段歷史不被遺忘。
林中偉
建築師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