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堅持「動態清零」為救更多人
2022-03-13 00:00截至三月九日,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累計逾五十萬人染疫,二千六百五十六名患者不治,可謂慘烈。這波疫情影響規模之大、染疫者數量上升之快、市民恐慌情緒之蔓延前所未有,觸目驚心,讓人無法釋懷。
針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中央援港抗疫防控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早前稱,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期,病毒也在不斷變異,絕不能夠掉以輕心。香港面對奧密克戎疫情,仍然要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
因「動態清零」政策下,需要運用大數據追蹤確診病例的活動行程,對染疫者需要封閉隔離,別有用心的人伺機抹黑,稱北京將內地「清零」模式硬套在香港,不符合香港實際情況,誣稱「動態清零」是香港自由清零、隱私清零、民主清零。
這些雜音噪音註定成不了氣候。生命無價,時間有限,當前香港不應停留在口號之爭、理念之別,而是把對香港的關心和熱愛轉化為行動,體現在各盡所能、治病救人上。至於香港採取甚麼樣的抗疫方針,可能會受種種因素影響,但最緊要的應該就是對生命敬畏。香港與內地雖社會制度不同,但盡快穩控疫情的目標是相同的,秉持生命至上理念是相同的,內地摸索出成功的防疫抗疫經驗值得香港借鑒。香港人口密度大,社區傳播可能性高;國際交往頻繁,對外開放程度高,外防輸入壓力更大。對香港來說,輸入的風險、擴散的風險比一般城市高很多,面臨很大疫情防控挑戰。「動態清零」對香港同樣適用,因其最能保護香港市民生命和健康。
「動態清零」是內地疫情防控的成功經驗,並非追求不發生感染,而是通過種種舉措快速對本土病例開展篩查,及時在一定範圍內撲滅局部疫情,使疫情不構成連續性社區傳播。「動態」指一種持續的過程,要隨時發現、隨時研究、隨時撲滅。「清零」指一個最終的目標,讓感染者數字歸零。在該方針指導下,全球大流行中,內地確診病例長期保持低位。
第五波疫情的爆發讓人措手不及,很大程度顯示特區政府防疫理念不明確,防疫舉措混亂無序,難以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錯過了疫情防控最佳窗口期,導致感染和死亡個案不斷升高。在疫情資訊上,特區政府沒有底氣、不甚明確的回應,無疑增加了市民的焦慮與恐懼,社會一度瀰漫恐慌的情緒。
專家組三個精準斷毒鏈
對於如何在香港落實「動態清零」,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建議,關鍵在於做好三方面精準工作。一是精準做好流調和溯源工作,在發現病例後,盡快查出在哪裏感染,查出病毒的傳播路徑、來龍去脈。特區政府應及時在內地援港專家指導下,完善流行病學調查和分析工作,染疫者亦要配合,不隱瞞行蹤,為病毒溯源提供依據,為自己和他人負起責任。二是精準做好劃定和救治工作,即精準劃定密切接觸者、精準劃定有風險地區、精準進行醫療救治。當務之急是擴大核酸檢測,實現「應檢盡檢」,特區政府周密安排好,動員各界力量協助做好,盡早、盡快、最全面地把可能的傳染源找到,進一步研究解決檢測方法、檢測主體、如何組織等問題。三是精準做好社區防控工作,社區層面真正能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門樓,責任心非常重要。要充分發揮社區自身力量,為檢測、隔離和治療提供充足的人手,盡快切斷社區傳播鏈,共同打好這場「疫戰」。
實現「動態清零」,歸根結柢要靠特區政府履行主體責任。「一個好漢三個幫。」能不能攻堅克難、能不能戰勝疫情,幫手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看「好漢」的能力和水準。特區政府公務員應踐行就職誓言,當視病患如親朋,改變作風,勇挑重擔,發揮關鍵作用,推進長者疫苗接種、重點疫區防控、全民強檢等重點工作,減少感染、發病、重症,尤其是死亡個案。
燕留湘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