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建設宜居都會區 須革新規劃方針及行政架構
2021-11-15 00:00最新《施政報告》提出建立「北部都會區」(下稱「北都」),冀透過在新界北部開拓更多房屋和產業發展用地,為本港建設第二個經濟引擎,以及一個可容納二百五十萬人居住的都會區。
《發展策略》對宜居社區的想法,某程度上跟香港過去新市鎮的發展理念一脈相承。早年新市鎮發展均以「自給自足」及「均衡發展」為原則,居民能夠於區內滿足消費、娛樂、社區設施等日常生活所需;同時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以及多種類和比例合適的房屋,促進社區融合。
惟天水圍的發展經歷,證明僅按照以上原則,並不足以建設以人為本的宜居地。當區規劃的公、私營房屋本來各佔一半,惟後來政府將區內公屋比例大幅增加,大量基層市民遷入。然而,天水圍不僅缺乏服務基層市民的基礎設施,設施分布又嚴重失衡,使日常店鋪及社區服務集中於商場內,街上則缺乏聚腳點,令居民易生孤立感。
雖然政府明白到需以天水圍作前車之鑑,指出建設北都時,必須及早制訂社區支援計畫,實現共融,不過理想的宜居社區遠不止於此。尤其是未開發的新界土地,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在地文化和歷史痕迹,若善加利用,有望提升市民生活質素。但綜觀《發展策略》,宜居社區的整體規劃仍然缺乏具體行動方針。
此問題早已存在,智經三年前就完善土地與城市規劃政策進行全面研究,發現政府近年雖已將文化、休閒及生態層面納入新發展區的規劃考慮中,卻未有建議如何落實。直至近日當局向環諮會交代「明日大嶼」顧問研究,才首次提及「十五分鐘社區」概念,意指讓居民由家居開始步行十五分鐘,即可前往社區設施和公共空間。不過要落實和完善宜居社區,政府仍至少有兩件事可為。
建議一:建20分鐘生活圈 美好生活咫尺之間
首先,政府可以為基礎、文化、休閒及生態的相關設施布局,提供規劃準則,並將此概念納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智經建議政府以「二十分鐘社區生活圈」為行動方針,旨在讓市民可透過步行,在短時間內到達不同範疇的社區設施,滿足日常所需及享受自然文化的空間。
生活圈的設施布局可分為兩層,第一層為基礎設施,指滿足居民日常需要及具保障性的公共服務設施及場所,包括醫療診所、學校、家庭支援中心等;第二層為公共空間、公園和河道等與自然生態融合的設施,以及文娛中心、體育館、歷史文物等文化生活場所。兩類設施應分別設在市民十分鐘和二十分鐘步行時間內可到達的地方。
由於各人步速不一,考慮到長者、提着沉重餸菜的家庭主婦和孩童等特定群組的需要,智經估算他們步行十分鐘和二十分鐘,分別可達五百三十五和一千零七十米,相信以此作為規劃基準,是實現宜居城市的最有效方法。
北都的美好藍圖能否成真,關鍵還在於政府團隊的規劃和執行能力。特首也認為,政府須就北都計畫提升高層督導,加強跨局跨部門協作,並拋出下屆政府設立副司長職位的可能方案。
惟單憑副司長一人之力並不足夠,需組團隊輔助其落實大計。《發展策略》亦提及考慮一個高層次政府專責機構,統領和指導各相關局署,積極主導推進整個計畫。
建議二:成立專責辦事處 統籌及監管北都發展
新界發展工作繁多,又需與不同政府部門、私營機構、專業人士及公眾合作。上述專責機構必須熟悉新界規劃,同時勝任協調工作,方可輔助副司長。
當局可考慮在發展局轄下成立北都發展專責辦事處,旨在統籌及監管北都的發展工作;辦事處成員應包括多個範疇的政府官員,並廣納跨界別的專業人士,以提供行政及規劃發展上的支援及意見。
規劃上,辦事處需與規劃署協調不同區域的發展,並整合和配合跨區的規劃;執行上則負責協調跨部門合作、監督工程項目、向私人發展商提供意見及協調服務,並就特定發展項目與公眾和當地居民進行諮詢。
為落實北都的宏大願景,政府應及早設立專責辦事處,統籌及監管有關工作,同時革新城市規劃理念,以「二十分鐘社區生活圈」方針,引導公共空間和設施的布局,使港人「有得住」兼「住得好」。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