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建设宜居都会区 须革新规划方针及行政架构
2021-11-15 00:00最新《施政报告》提出建立「北部都会区」(下称「北都」),冀透过在新界北部开拓更多房屋和产业发展用地,为本港建设第二个经济引擎,以及一个可容纳二百五十万人居住的都会区。
《发展策略》对宜居社区的想法,某程度上跟香港过去新市镇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早年新市镇发展均以「自给自足」及「均衡发展」为原则,居民能够于区内满足消费、娱乐、社区设施等日常生活所需;同时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以及多种类和比例合适的房屋,促进社区融合。
惟天水围的发展经历,证明仅按照以上原则,并不足以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地。当区规划的公、私营房屋本来各占一半,惟后来政府将区内公屋比例大幅增加,大量基层市民迁入。然而,天水围不仅缺乏服务基层市民的基础设施,设施分布又严重失衡,使日常店铺及社区服务集中于商场内,街上则缺乏聚脚点,令居民易生孤立感。
虽然政府明白到需以天水围作前车之鉴,指出建设北都时,必须及早制订社区支援计画,实现共融,不过理想的宜居社区远不止于此。尤其是未开发的新界土地,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在地文化和历史痕迹,若善加利用,有望提升市民生活质素。但综观《发展策略》,宜居社区的整体规划仍然缺乏具体行动方针。
此问题早已存在,智经三年前就完善土地与城市规划政策进行全面研究,发现政府近年虽已将文化、休闲及生态层面纳入新发展区的规划考虑中,却未有建议如何落实。直至近日当局向环谘会交代「明日大屿」顾问研究,才首次提及「十五分钟社区」概念,意指让居民由家居开始步行十五分钟,即可前往社区设施和公共空间。不过要落实和完善宜居社区,政府仍至少有两件事可为。
建议一:建20分钟生活圈 美好生活咫尺之间
首先,政府可以为基础、文化、休闲及生态的相关设施布局,提供规划准则,并将此概念纳入《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智经建议政府以「二十分钟社区生活圈」为行动方针,旨在让市民可透过步行,在短时间内到达不同范畴的社区设施,满足日常所需及享受自然文化的空间。
生活圈的设施布局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基础设施,指满足居民日常需要及具保障性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场所,包括医疗诊所、学校、家庭支援中心等;第二层为公共空间、公园和河道等与自然生态融合的设施,以及文娱中心、体育馆、历史文物等文化生活场所。两类设施应分别设在市民十分钟和二十分钟步行时间内可到达的地方。
由于各人步速不一,考虑到长者、提着沉重餸菜的家庭主妇和孩童等特定群组的需要,智经估算他们步行十分钟和二十分钟,分别可达五百三十五和一千零七十米,相信以此作为规划基准,是实现宜居城市的最有效方法。
北都的美好蓝图能否成真,关键还在于政府团队的规划和执行能力。特首也认为,政府须就北都计画提升高层督导,加强跨局跨部门协作,并抛出下届政府设立副司长职位的可能方案。
惟单凭副司长一人之力并不足够,需组团队辅助其落实大计。《发展策略》亦提及考虑一个高层次政府专责机构,统领和指导各相关局署,积极主导推进整个计画。
建议二:成立专责办事处 统筹及监管北都发展
新界发展工作繁多,又需与不同政府部门、私营机构、专业人士及公众合作。上述专责机构必须熟悉新界规划,同时胜任协调工作,方可辅助副司长。
当局可考虑在发展局辖下成立北都发展专责办事处,旨在统筹及监管北都的发展工作;办事处成员应包括多个范畴的政府官员,并广纳跨界别的专业人士,以提供行政及规划发展上的支援及意见。
规划上,办事处需与规划署协调不同区域的发展,并整合和配合跨区的规划;执行上则负责协调跨部门合作、监督工程项目、向私人发展商提供意见及协调服务,并就特定发展项目与公众和当地居民进行谘询。
为落实北都的宏大愿景,政府应及早设立专责办事处,统筹及监管有关工作,同时革新城市规划理念,以「二十分钟社区生活圈」方针,引导公共空间和设施的布局,使港人「有得住」兼「住得好」。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