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設廠港商可轉「回港易」

2021-11-02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下周五起取消大部分抵港豁免檢疫群組,令人關注的是在內地設廠港商以及製造和供應香港正常運作物品的公司人員,原來也「榜上有名」。有商界指,這預計會令大批業界人士轉往「回港易」的計畫,爭取計畫的名額,屆時計畫有機會要「排長龍」,但他們抵港後需要接受六次病毒檢測,較直接獲豁免檢疫複雜得多。值得留意的是,取消抵港豁免檢疫群組,原來亦包括在內地居住並就讀本地中三至中五級的香港學生,料上學路途需時更長。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指,如果政府沒有取消回港易,原本可獲豁免檢疫安排、在內地設廠的港商可透過「回港易」的計畫,讓公司同事回港,儘管同事抵港後要做多次病毒檢測,所需時間及程序亦較之前豁免安排長及繁複,但公司同事有需要來往兩地工作,亦要接受政府新的措施。

他指,政府取消多個豁免檢疫群組,牽涉界別較多,即使目前較少人採用「回港易」,預計新措施後會令大批人士轉往「回港易」計畫,爭取每日入境名額,盼政府可因應新措施安排更多人手在口岸處理通關疏導人流。

政府現時正推出的「回港易」計畫,讓身處內地的港人透過計畫提供陰性檢測結果證明等,以陸路回港後可豁免十四日檢疫,但經陸路抵港者,需接受六次強制核酸檢測。儘管每日入境香港的名額共設六千個,但一直未有用盡。

值得留意的是,取消豁免檢疫安排的組別亦包括上市公司董事、證券及期貨業及保險業等金融界別。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預計對大型上市公司及進行IPO(新股上市)的公司較大影響。他認為新安排對內地與香港通關有幫助,在權衡輕重下要「兩害取其輕」,希望「大家忍受一陣」。

新法例在本月十三日才正式實施。張華峰指,法例有「空窗期」是因為要符合國際慣例,亦要避免已經預訂機票及酒店的入境人士失去預算。張華峰預計,新安排會持續多長時間,仍要視乎控疫情況。如果實施港版健康碼,相信有利中港通關。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