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造地程序 「北都」應提速增競爭力

2021-10-26 00:00

《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輿論與議員多批評用二十年時間發展實在太長,特首林鄭月娥則表示「欲速不達」。港府穩步推進這項宏圖大計是無可厚非,但市民難忍無了期地等,加上香港處於中美角力夾縫,周邊地區競爭加劇,當局須以嶄新思維,大刀闊斧簡化規劃土地開發審批程序,加快落實時間,讓市民上車重現曙光,並提升本港競爭力。

周邊有新思路 港慢進恐落後

北部都會區大計公布後,林鄭一再強調以二十年發展是務實的做法,昨天她出席一個論壇時重申,北部都會區是較長遠規劃,很多事欲速則不達,若能在十五年內完成,已非常安慰。

北部都會區是回歸以來最大工程,包括多項基建和造地建屋工程,箇中涉及複雜的收地程序,而且又要同時推進明日大嶼填海工程,當局以穩字當頭推動兩大工程,以免出現甩漏,是可以理解的。惟實際情況並不允許政府再慢速前行,因住房問題長期困擾全港市民,有錢勉強上車都抱怨住得細又貴,沒錢的輪候公屋時間長達五點八年。若要再等十多二十年才可徹底改善情況,公眾實在難以接受,當局須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才算是負責任政府。

此外,外圍形勢也不容樂觀,儘管中美關係緩和,但暗湧仍在,因美國只是因應國內外問題暫時作出妥協,遏制中國之心不死,仍伺機出招,而香港處於中美風暴中,難免被殃及。加上周邊地區都在搶佔先機,如南韓積極發展半導體和新能源產業、深圳前海方案出台及海南自貿港發展,各自有發展新思路,香港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故此香港制訂北部都會區這宏偉計畫,更應設法全速加快落實,不容墮後。

北部都會區發展涉及城市改劃,由土地規劃到收地,最終到樓宇落成,須經過冗長繁瑣程序,並牽涉多輪公眾諮詢。一些團體會利用現時遊戲規則不斷在程序上提出反對,為拓地建屋製造重重關卡,拖慢進程。

發展局須盡快修訂《城市規劃條例》,審視現時城規程序,不容反對意見重複陳述,並認真考慮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將現時三輪諮詢縮短至一輪,盡量簡化審批程序,避免讓一些反對發展的組織鑽空子,拖政府後腿。

加快修規劃例 高效棕地安置

當局亦應同時檢視《環評條例》,拆牆鬆綁,簡化造地程序。過往通過城規會公開諮詢後才進行環評程序的做法,坊間有聲音要求兩者應同步進行,政府宜認真考慮,並設立一個跨部門小組同時舉行公眾諮詢,既可壓縮程序,節省時間,又可加快程序,可謂一舉兩得。

要開發新界北,難免要處理在棕地上作業者未來經營問題,現時政府的收地做法,主要是給予業界現金賠償,但業界的要求是先安置後收地,否則會嚴重影響其作業生計。因此,要收地順利進行,當局須先加快妥善處理棕地安置,關鍵是如何高效轉移作業者。政府宜盡快落實興建多層大廈,或撥出發展潛力較低的土地,讓作業者遷入,解決他們最關注的營運問題,若然如此,收地便能事半功倍。

政府提出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及提升本港競爭力的宏圖大計,當下是如何加快落實,不能再被固有條條框框限制,應參考深圳市的做法,以制度創新來突破規範,釋出更多土地用來建屋和發展創科,加快基建步伐,並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未來競爭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