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逐步恢復與內地通關
2021-10-06 00:00本港疫情近期基本上穩定,社會活動相繼恢復,顯示在特區政府帶領和推動下,香港在「內防擴散」的抗疫工作取得階段成果。這全賴香港市民自律,維持社交距離,並配合政府圍封懷疑受感染大廈的措施,準確到位防止疫情本地擴散。然而,香港至今仍未能與內地通關,反映香港的防疫抗疫措施較內地尚有相當差距。事實上,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國家上下一心、雷厲風行,在疫情肆虐下成功「清零」,倘若只考慮七百多萬港人的通關要求,要國家十四億人民承擔疫情擴散的風險並不公平。因此,香港需要進一步加強「內防擴散」及「外防輸入」的防疫抗疫措施,並以「先行先試,公務商務、人道關懷」為原則,令國家放心與香港逐步重新通關。
而且,兩地不能通關亦對香港在大灣區的發展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構成阻礙。香港當前的發展是要積極跟內地接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國家「十四五」規劃已經為香港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是國際金融中心、創新科技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國家近期更先後為香港帶來利好消息,例如九月公布的前海規劃綱要和跨境理財通安排,這些都是對香港發展深遠的重要措施。綜上所說,現在香港當務之急,就是與內地防疫抗疫制度接軌,為實現兩地通關積累條件、奠定基礎。
首先,香港需要強化「外防輸入」安排,建立有效熔斷機制。對比疫情初期,特區政府已經累積相當經驗,在「內防擴散」的抗疫工作上已經實現基本「清零」。但在「外防輸入」上,卻差不多每日都有來自不同國家的輸入個案出現,反映相關的抗疫工作依然存在漏洞,需要進一步完善。舉例說,要建立有效的熔斷機制,萬一再爆發疫情已經有「斷後方案」,例如如何集中隔離及強制檢疫,或者把隔離機制提升,由一幢大廈擴展到一個社區等,保證短時間內堵截社區傳播鏈擴散,而且要經得起兩地防疫專家的實地檢驗,實現兩地「聯防聯控」。隨着冬季來臨,不斷演化的變種病毒可能會更加肆虐,加上不同國家的開放安排,強化「外防輸入」安排更是刻不容緩。
其次,香港必須盡快推出「港版健康碼」,鞏固「內防擴散」工作。香港現時的「安心出行」計畫基本上已經得到香港人接受和使用,只要進一步優化,發揮實時監測、及時顯示公民出行紀錄和健康狀況的作用,並與內地健康碼互聯互通,便是一個令國家安心的起點。
再者,在進一步提升接種率的工作上,我相信在官商民三方努力下,香港達到百分之七十的水平已經不遠,若進一步增加到八成至九成的接種率,當然會令「內防擴散」的效果更好,亦更有效防止變種病毒入侵。
最後,以「先行先試,公務商務、人道關懷」為原則,逐步恢復與內地通關。國家一直關顧香港,聽取市民聲音。所以,我建議,原則是以「先行先試」方式,並以公務和商務需求,以及人道關懷優先,實現兩地有序的重新通關。舉例說,現時不少中港家庭分隔兩地近兩年,國家可考慮批准特定群組,例如已打兩針及持陰性檢測的香港居民,擁有一次免檢疫的探親機會,返回大灣區與家人團聚,讓香港居民感受到國家的關愛。此外,國家正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與合作,通關安排可以大灣區為先行先試區,再逐步擴至其他城市。最後,在商務安排方面,於計畫初期,可實施較嚴格的閉環管理,限制以特定交通工具及在某些區域內活動。香港從來都是國家資產,不是負債,只要兩地的防疫抗疫制度接軌,定可實現盡早通關,解決當前香港在疫情下的困難。
唐英年
全國政協常委兼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