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論政經】港仍是中外經貿交匯首選

2021-07-27 00:00

美國政府向在港美企發出商業警示,警告《香港國安法》帶來經營風險。香港一直身處中美地緣政治角力的核心,已不是第一次受到無理指控,亦頗肯定挑戰會一浪接一浪,未來應該如何自處?

首先,我們要認清中美「政冷經熱」的大格局。自一八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三年過去,美國對中國在政治上劍拔弩張,但經貿往來卻持續暢旺。內地商品的比價優勢,對美國企業和民眾仍然具有難以取代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內地對美國出口規模達二千五百二十九億美元,年增率百分之四十二點六,高於出口至東盟的百分之三十八點三和歐盟的百分之三十五點九。可見政治上的針鋒相對,並沒有抹掉經濟上龐大的合作誘因。

美官商各有取態

其次,客觀判斷這個大格局之下香港的實際運行情況。美國因應去年《香港國安法》實施,對多位內地和香港官員作出「制裁」,並取消給予香港於貿易上的特殊地位,但都沒有動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根基。單在去年七月至十月期間就有四百二十億美元流入港元體系;而今年五月底的銀行體系總存款較《國安法》實施前增加了百分之五點六;去年底的基金管理資產淨值比一九年底增加約兩成;新股集資額過去一年超過五千億港元,增長逾五成。事實勝於雄辯,以上均反映了國際企業和投資者對香港金融市場的信心。

國際企業對於如何掌握營運風險甚為成熟,會根據實際環境評估營運風險,故此商界的取態是最務實的。在美國政府發出香港營運風險警示後,香港美國商會發聲明指,仍深信香港是促進東西方貿易及金融流動的重要角色,會長早泰娜亦對傳媒表示,未見《香港國安法》影響到香港商業法律,並不建議在港美企撤出香港市場。

香港前沿角色重要

事實上,香港在法治、基建、人才,以及與內地連繫的商業機遇等的競爭優勢未變,這是周邊其他地區無可比擬的。中美「政冷經熱」的格局既成,香港處於兩國緊張關係的前沿,有危亦有機。未來中美即使政治上摩擦不斷,但「生意」還是要繼續做,兩國經貿往來更需要香港這樣一個與國際接軌、容許資金自由進出的城市充當橋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月發表報告,再次肯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報告針對包括中美關係緊張等風險因素進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香港金融體系強韌穩健。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香港必須認清「一國兩制」的重要性,不必理會無理的指控,堅持做對的事,維護一國才可更大地發揮兩制的優勢,鞏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中外經貿交匯中心的地位。

李民斌

全國政協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