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專家曾德賢:打第三針不能單看抗體水平

2021-07-21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市民接種疫苗後,抗體水平究竟會否持續減少,以及是否需要補針,近日掀起討論,衛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將於明日討論有關議題。成員之一、醫管局臨牀傳染病治療專責小組暨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表示,不應單看抗體水平高低,亦應考慮疫苗對變種病毒的有效率,而決定是否補針。他透露,在本港案例中,接種兩劑疫苗並過了十四日的確診者,即使帶有Delta變種病毒株,大部分均無病徵,也多數都不用給藥,顯示疫苗保護率並未大幅下降。但他警告,高危群組的接種率仍需進一步提升,否則當變種病毒殺入香港,疫情會較過往為差。

港大早前發表研究顯示,接種復必泰產生的抗體水平較科興高逾九倍,掀起是否須補針提升抗體水平的討論。曾德賢接受本報專訪,稱不應該用抗體水平高低而決定是否要接種第三劑疫苗。他解釋,據早前一項研究發現,接種mRNA技術的新冠疫苗,可有效引發「持續的免疫作用」,即使有部分接種者的抗體水平已下降,他們仍有記憶細胞,一旦遇到病毒,可以幫助製造抗體,「抗體跌是正常,沒理由未見到病毒,但就不斷製造抗體。」

被問到接種非mRNA技術的新冠疫苗是否亦有同樣效果,他稱現有研究數據,多集中在mRNA疫苗,其他疫苗可保護的時間需要更多數據。他又指,免疫力較差的病人製造抗體的能力會較弱,亦有可能需要再補針。他又認為,應同時考慮變種病毒會否對疫苗有明顯的免疫逃逸,而決定須否補針。

Delta變種病毒株蔓延全球,但他指出,疫苗對相關病毒株的保護率未有大幅下降。他透露,本港案例中的輸入個案,接種兩劑疫苗並過了十四日的確診者,即使帶有變種病毒株,大部分均無病徵,「多數都不用給藥」。他以一名逾七十歲由外國來港的確診者為例,患者雖有長期病患,CT值亦達十六,即病毒量高,但亦幾乎沒有病徵。

至於外國多地推出「溝針」研究提升抗體,曾德賢認為現時全球對於「溝針」研究並不多,暫時仍未知是否真的可以提升抗體水平。外國雖有研究指出接種一劑阿斯利康疫苗及一劑mRNA技術疫苗,抗體水平比打兩劑阿斯利康疫苗好,但他認為此是因為本身mRNA疫苗的抗體水平都比阿斯利康疫苗好。不過,他相信使用世衛認可的疫苗「溝針」應該不大機會出現罕有副作用,而在疫苗分配不足情況下,「溝針」是無可避免。

近日新冠疫苗接種率有所上升,惟長者接種率仍然較低,其中六十五歲或以上的接種率不足兩成五。曾德賢認為,設立群體免疫目標是好事,但達至群體免疫的比率與變種病毒株的傳播能力成正比,即變種病毒株傳播能力愈快,達至群體免疫的比率則要愈高。他認同,港府亦應「出招」提升高危群組的接種率,「否則變種病毒一入來香港,疫情比起以前會再差點。」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