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炒高油價 全球瀕滯脹之苦

2021-07-08 00:00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組成的OPEC+爆發內訌,導致增產會議流會,美國紐約期油價格一度觸及六年高位,逼近每桶七十七美元後大幅回落,然而經濟分析師仍預測油價未來或見一百美元。在美國等不斷印鈔刺激經濟下,資金過度氾濫,熱錢炒賣石油、大宗商品及糧食,導致相關價格過去一年暴漲,造成全球通脹壓力,多個新興國家已被逼加息,全球可能要面對更壞的滯脹,即經濟不景和高通脹同時夾擊。

OPEC+原擬今年八月至十二月每日增產約二百萬桶,另將剩餘的減產日期由明年四月延至明年底,但因阿聯酋反對,周一召開的會議突然擱置。消息令周二國際油價如坐過山車,初時市場擔心OPEC+未能增產,導致供不應求,令紐約期油大升百分之二至七十七美元一桶,及後轉憂OPEC+成員國自行大幅增產,令油價由升轉跌,收報七十三點四美元,跌幅逾百分之二。昨晚美國開市初段,紐約期油再跌逾百分之二,報七十一點五美元。

大國「放水」推升 或破百美元關

從基本因素看,全球經濟仍受疫情打擊,對石油需求甚殷的國際運輸業,更是重災區,故油價雖受OPEC+去年減產協定影響,價格亦應受到壓抑。事實上,多個石油生產國都面對疫情打擊經濟和政府財赤暴升問題,需要增產以催谷經濟和增加政府收入。若OPEC+成員國自行大幅提高產量,將令近期高企的油價回落。

此外,油價每桶逾七十三美元,已大幅高於美國頁岩油生產成本的每桶約四十美元,刺激去年停產的頁岩油生產重新運作。

以二〇一七至一九年較正常日子計算,油價每桶平均約為五十美元,目前是處於偏高水平。然而市場對油價走勢仍甚樂觀,有分析師預測油價在未來一年仍會升穿一百美元一桶,此因油價受基本因素影響外,更受市場投機影響。

過去一年大國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市場資金極度氾濫,熱錢除炒賣股樓外,更積極投機大宗商品及糧食,反映原材料價格的標普GSCI綜合指數由去年四月低位至今暴漲一倍一、國際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在一年間亦暴漲四成,油價今年亦爆發式上升逾五成。

然而在全球通脹上升、西方經濟漸見復甦下,西方的貨幣寬鬆政策仍未停,如美國上月新增職位大增八十五萬個、五月通脹率創十三年新高,聯儲局仍維持每月一千二百億美元買債放水計畫。此令美國未來可能出現高通脹反噬惡果,其他新興國家則已面臨大難。

單是上月,墨西哥、巴西和俄羅斯便因壓抑通脹而被逼加息,巴西和俄羅斯更是今年以來第三次加息,並暗示下次央行議息時要再加,估計下半年將有更多新興國家因壓抑通脹被逼加息。然而,這些新興國家經濟仍深受疫情重創,若因通脹而加息,又將加重經濟下跌壓力,民眾要面對滯脹,受高通脹和經濟不景雙重打擊。

通脹不景夾擊 影響政治穩定

至於更貧窮的國家,則因食品價格高漲,面臨嚴重饑荒,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警告,有逾四十個國家、四千萬人可能出現空前嚴重饑荒。

若油價因炒賣而升上一百美元一桶,其他大宗商品和食品價格再漲,將令新興國家及窮國的經濟不景、民生困苦問題惡化。滯脹和饑荒並可能催化這些國家的政治社會不穩,二〇一〇年中東和北非的連串暴動和革命正肇因於此。

至於香港,所受衝擊亦不能忽視,五月份通脹按年雖只上升百分之一,但個別食品如牛肉、海鮮、生果類等漲幅達一成,加上港元兌人民幣貶值,令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加價壓力更大,五月通脹率較低只因租金下跌而大幅拉低。香港經濟復甦參差,與基層息息相關的零售、運輸、旅遊等行業仍處艱難日子,加上生活用品加價壓力較大,中下層已變相面對滯脹的打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