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人人】資歷與學歷同等重要 中英文毋須並重

2021-06-16 00:00

現時非本地培訓醫生可循有限度註冊途徑來港執業,但近年註冊數字一直偏低,主要原因是執業試門檻過高,以及醫管局「中、英文並重」的過嚴招聘條件。參考未有執業試和無「中英並重」的時期,即一九九一至二〇〇〇年,共二千二百二十四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但二〇一一至二〇二〇年施加上述條件後,則只有共三百九十六名;由一年二百多位,變成十年才有三百多名,數字急劇下滑。很多有經驗、有質素四十至五十歲的香港畢業專科醫生都指若着他考執業試都不會及格,因要重新考一個醫科生的畢業試,是強人所難,故令人卻步。

另一個障礙是醫管局招聘條件中的語言要求。翻查資料,醫管局現時招聘非本地培訓醫生都要求懂得英文和中文,並懂流利廣東話,我認為是多此一舉、自廢武功的行為。回歸前英聯邦醫生其實無規定必須要懂中文,一直相安無事。回歸後,我亦甚少留意到有醫生會用中文撰寫報告和藥方,絕大部分都以英文為主。

香港一直是兩文三語的地方。加上現時很多醫療記錄都以英文撰寫,醫生翻查便一目了然知道病人病史。我早前亦提出過「配對計畫」,若醫生和病人間真的有溝通障礙,可安排醫科生作翻譯,一來該醫科生可學習診症,二來可協助言語上的翻譯。其實有很多解決方法處理語言問題,「中英並重」的要求是過於嚴謹,政府應放寬至懂英文的醫生也可來港執業,再提供翻譯服務。當日後香港醫生人數回升,屆時才有條件容許挑選聘請「中英並重」的醫生,當務之急應先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政府即將修例,加入「特別註冊途徑」引入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在醫委會架構下成立一個法定的特別註冊委員會,訂定非本地醫學院頒授的認可醫學資格名單,有意回港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必須於名單內醫學院畢業才符合申請資格。

我認為學歷是重要的,但不應是唯一的考慮因素,其資歷同樣重要。情況就如有醫科生於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畢業,他可循特別註冊回港執業;若不在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畢業,但在其教書的教授,則不可回港,出現「徒弟合資格回港執業、師傅則無資格」的怪現象。其實不少非本地培訓的專科醫生都於頂尖醫學院教書和實習,擁有多年豐富醫學經驗,但就因其畢業的醫學院不在名單上,就質疑他的醫學知識水平,拒人於門外?當醫生有能力於頂尖醫學院實習和教書,其專業水平已被認可,故我認為政府亦應參考醫生過去的工作經驗,以評估他是否合資格回港執業。

醫生的資歷和學歷同等重要,而中、英文無必要「並重」。現時醫生人手不足的大前提下,放寬門檻,讓更多專業、有經驗的醫生回港執業最為重要。那班眼裏只有保護主義、自身利益的私家醫生,應馬上接受政府建議。

張宇人

議員,GBS,JP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