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空談誤港
2021-06-03 00:00前陣子筆者有感疫市下樓價一再飆升破頂,以「何不食肉糜?」為題評價政府房策欠短、中期應付方案,有人叫好,也有人提出疑慮,深怕會令到各方努力爭取落實的「明日大嶼」會遭受反對。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在此重申,本人絕對贊成在大嶼山水域大規模填海造地,特別是大量增加公營房屋用地。本人更加覺得,一八年政府推動的「土地大辯論」所拿出來俗稱「點心紙」上所有開拓土地供應的選項都應該試、應該做,不應剔除任何一項,更不應「講咗當做咗」。
據知情人士爆料,一八年年底,為期十六個月的「土地大辯論」曲終人散,只接納了八大土地供應選項,發展郊野公園邊陲的選項被剔除了,箇中原因原來是有關人士希望把「較敏感」的選項剔除,減少阻力,好讓其他選項「容易些被通過」。如果這是事實,有關人士未免太天真和儍,收農地、收棕地、收私人遊樂設施、填海、開山劈石,就沒有環保界及其他持份者提出挑戰嗎?以上屆梁振英政府留下的二百一十幅土地為例,到現時只改劃了六成多?是因為持份者的阻力或政府內部協調問題?
香港真的沒地嗎?土地供應的「點心紙」各選項列出超過三千二百公頃土地,撇除填海得來約一千五百公頃屬於長期供應的土地,短中期的土地供應算起來還有一千七百公頃,按理可興建三十萬至四十萬房屋;正當社會人士以為看到曙光時,卻迎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房屋供應;以公屋為例,上年度僅建成了六千二百六十一個單位,創下十年新低;連同居屋等資助出售房屋計算,則創下九年新低。難怪智庫組織團結香港基金直指香港正陷入「熟地」供應低、房屋落成低和居住質素低的「三低」死結,未來十年更少了十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原來辯來辯去,也是空談?
「講多無謂、行動最實際」,我們要具體一塊一塊地去找,一塊一塊地去看如何減少阻力、加快程序去開發、去蓋上房子。早前前特首梁振英提議在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地興建居屋以助市民「上車」,三百萬買五百呎單位,五至六年上樓,各方友好聽到樂開花,重燃希望。可惜,香港部分人士的「政治毒」中得太深,明明是意見領袖提出來的良策,硬要與「特首跑馬仔掛鈎」,甚麼為「參選造勢」、「以土地房屋來打擊林鄭政府」云云,以「政治陰謀論」一棒打下去。筆者敢說,對於大部分現在還住在劏房、捱貴租、供貴樓、愈住愈細的小市民來說,任誰當特首,是甲、乙、丙、丁毫不重要,最重要還是要解決他們居住上的燃眉之急,說得多漂亮,交不出成績表,任你是誰,也沒法紓解民怨民憤。
原姿晴
前傳媒人,現任職顧問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