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借鑒國家經驗 香港司法須與時俱進

2021-05-20 00:00

二〇二一年五月十八日下午,在北京,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會見來訪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周強在會面期間表示,香港正處於「由亂及治」的關鍵時期,他期望張舉能帶領司法機構擔當作為、履職盡責,本着對國家和香港高度負責的精神,全面準確實施《憲法》、《基本法》和《港區國安法》,並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不負中央信任和重託,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揮應有作用。

此外,周強也援引內地法院作為例證,指出因內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故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習近平曾在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提出了十一個方面的要求:

(1)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3)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4)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5)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6)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7)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8)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

(10)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質素法治工作隊伍;及

(11)現時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就司法方面,「習近平法治思想」更重點地提出了「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周強於會面期間也正確地指出,香港正處於「由亂及治」的關鍵時期,他期望張舉能帶領司法機構擔當作為、履職盡責,本着對國家和香港高度負責的精神,全面準確實施中國《憲法》、《基本法》和《港區國安法》,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不負中央信任和重託,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揮應有作用。周強這一系列的建議,正是如何有效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機構成功推行的良方。可以預期的是,一場大規模司法改革,即將會在司法機構全面展開。

司法學院之長期提供司法培訓予各級法官,從而提高他們特別是對中國《憲法》、《基本法》和《港區國安法》的正確認識,從而令他們在日常履行審案職務時,不要對上述重要法律錯誤演繹,並從而增強他們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觀念,乃屬於當前急務。不少擁有雙重國籍的法官,是極有機會因為身分衝突,而引致他們在審理一些直接或間接涉及外國或境外利益的案件時,令判決結果出現偏差,從而損害了香港的利益。比較消極的應對方式,當然是通過工作崗位上的安排,不予那些有機會面對如此難以履行「雙重效忠」的法官審理那些具如此敏感性的案件。畢竟,較積極的處理方式,則是要求具有雙重國籍的法官在「放棄外國國籍」與「辭職」之間作出抉擇。如此一來,司法機構方才可以成功地逐步打造一個「德才兼備的高質素法治工作隊伍」。所謂的「德」,包括愛國情懷,這當然不是指去愛所謂的「民主大國」美國,也不是指愛香港回歸之前的宗主國英國,而是中國。所謂「德才兼備」,「德」先於「才」,正是「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正確認為法官的「德」(包括品德、操守、愛國情懷),是比「才」(包括學養、專業才幹等);如司法人員光是有才無德,便有機會淪為專走法律罅鑽空子、以權謀私的禍港法官!

可以肯定的是,正如周強所言,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全力支持下,香港司法機構定可在可見的將來與時俱進,通過司法改革保持專業、公正和高效,並通過深化與內地法院的交流合作,增強香港司法人員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觀念。對於司法機構的如此積極改革,香港主流民意也定會大力支持。

龔靜儀

執業大律師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