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壇】做好研學旅行 助力愛國者治港

2021-04-16 00:00

「愛國者治港」是當下的熱門話題,這是鄧小平先生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的。筆者認為治港的愛國者,必須是「胸懷國之大者」。歷史告訴我們,事關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百姓幸福的時與勢、人與事、情與理,都屬於「國之大者」。天下興因憂天下者眾,國家強因思國家者廣。因此,只有胸懷天下、矢志服務香港的人才能託付香港、治理香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落實「愛國者治港」,關鍵是樹人。但香港回歸至今,樹人教育嚴重缺失。從一九年的修例風波中看到,反對派污名化國家意識、妖魔化家國情懷,香港一些年輕人被誤導,思想偏激,缺乏國家觀念。被污染的講台、被異化的教育,難辭其咎。教育是構建未來的事業,教育改革課題留給教育界。筆者長期從事文化旅遊工作,建議做好研學旅行,通過快樂於行,研學於心,潛移默化,培養香港青少年的國家意識。

中國人自古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讀中獲取知識,豐富內涵;從行中開闊視野,獲取新知。哲學家培根說,「對青年人來說,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可見,研學旅行是行走的課堂,是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的組成部分。很多國家早已把研學旅行作為學生的必修課,我們必須從教育+旅遊的新視角,重視研學旅行。特別是赴內地,是香港青少年了解祖國、拓寬視野、增進認同的有效渠道,要大力支持。

在研學旅行領域,內地已經走在前面,我們要快步跟上。首先要加強與內地遊學聯盟的合作,充分運用和發揮好聯盟平台的重要作用,共同推動研學旅行健康發展,快速有效促進香港學生與內地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其次要用好內地遊學基地,這些基地展示接待地獨具魅力的人文資源、自然資源、民俗、宗教、建築、園林和飲食文化等,是港澳學子來內地研學的場所,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能夠使港澳青少年直接感受中華文化,深度體驗新中國日新月異的大變化,陶冶他們的情懷。其三是要與內地共同開發適合香港的產品。聚焦人心回歸、培育文化認同,注重打造有針對性,符合香港青少年特色、寓教於遊的產品,產品盡可能系列化、精準化,這是有關學校和研學機構特別重視的,這樣才能發揮研學在國情教育方面的獨特作用。其四是從大灣區發力,粵港澳地理相近、語言相通、文化相融,往來密切,在大灣區建設新時代,粵港澳文化、旅遊合作交流將更加頻繁、深入。一旦疫情緩和,大灣區的研學旅行將率先啟動、復甦和發展。

國之大者,天地胸懷廣;國之大者,山河歲月長。寄望通過研學旅行,經營好「教育+旅遊」事業,培養愈來愈多的「胸懷國之大者」,助力愛國者治港。

辛聰金

國家行政學院(香港)

工商專業同學會

(文章僅屬個人觀點)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