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只許舉辦花市 不許市民運動?

2021-01-29 00:00

為甚麼球場可以舉辦花市,但就不可以做運動?這個問題近日相信困擾着不少體育界朋友和市民。

在疫情下,很多大型活動經已取消,為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政府在一月八日宣布取消年宵花市。然而,一周過後,政府政策急劇轉彎,在縮小規模的情況下,恢復舉辦花市。這實在令不少市民困惑,政府的防疫標準究竟是怎樣的,為何容許數以萬計的市民在花市流連和購物,但二十二人在同一場地進行比賽又不容許呢?

必須強調,筆者支持政府重啟部分風險低的經濟活動,但也必須思考如何在疫情下為其他行業提供營運空間。每當一波疫情出現,不論風險高低,不論場所是否有確診個案,不論業界提出的防疫措施,更加不論業界停業的沉重損失,政府往往以「一刀切」的措施應對。我所代表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是其中一個備受「一刀切」措施影響的界別,每次疫情爆發,戲院、表演場地、健身中心、體育處所,甚至連戶外的運動場地,高爾夫球場等都被逼關閉,不但令業界蒙受沉重的損失,也是完全欠缺科學根據。

雖然政府推出了四輪防疫抗疫基金,為業界作出一些補償,但基金不全面、不夠力,令業界在這一年的疫情中,苦不堪言。事實上,在這一年內,已有兩家戲院結業,多家大型健身中心被業主追租。最近,兩間大型健身中心也傳出裁員的消息。長此下去,業界倒閉潮、失業潮再現,從業員「未病死,先餓死」。

業界為自救,一直希望政府在防疫和恢復經濟活動中作出平衡,共同商討防疫措施的方案,重開部分風險較低的處所,例如多個體育總會和香港戲院商會,已經向政府提交重開場所的建議,可惜不見政府回應。誠然,業界提出要求出入場所人士配帶口罩、量度體溫;減少場地人數;加強消毒場地;完善追查紀錄;為從業員進行定期病毒檢測等,相信可減低重啟業務時病毒傳播的風險。

對公眾來說,長期關閉運動場地,也剝奪了市民運動的機會,對市民的身心健康健康並無好處。根據本人委託新論壇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在有運動習慣的受訪者中,有五成表示在疫情期間減少了運動。調查也發現,市民普遍支持開放部分場地,分別有六成六和百分之六十一點三受訪者同意開放戶外運動場和戶外網球及羽毛球場。至於室內場地方面,百分之五十四點七的受訪者也同意開放室內運動場供市民作網球、羽毛球和乒乓波等有足夠社交距離的運動。近日許樹昌教授也表示,可考慮放寬人數少的室外運動,如網球、羽毛球。

故此,筆者誠意希望政府能盡快與業界協商,採取更精準的抗疫措施,在農曆新年前制訂場地重啟方案,讓業界回復有限度的運作,闢出一條活路;讓從業員可以復工,捱過年關。市民也可以外出運動,強健體魄。

馬逢國

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