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疫下墮電騙局 失亡夫二千萬遺產

2020-12-0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疫情下電話騙案急增,警方今年首三季錄得近九百宗案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一點三倍,涉及金額更暴增近四倍至四億港元,受害者最細十四歲,損失最多為一名八旬寡婦,被騙去亡夫大筆遺產近二千一百萬元;警方深入偵查後拘捕四十六人,包括三十名遭騙財後再被蒙騙、淪為共犯的「特務」,當中一名十八歲「女特務」被捕後,竟仍堅信自己「為國效力」,拒絕向警方交代案情,後來才發現自己接連受騙。

警方今年首九個月接獲八百九十五宗電話騙案,比去年同期的三百八十八宗上升一點三倍,損失金額由二百元至二千萬元不等,合共高達四億零二百萬元,升幅三點九倍。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莫子威表示,電騙犯案手法以「假冒官員」較多,有四百六十五宗,涉款亦最多約三億元,另有十一宗利用《港區國安法》行騙的案件,其中兩宗騙去受害人九十萬元,警方深入追查後共拘捕四十六人,年齡介乎十八至七十歲,包括三十名同是電騙受害人、再受蒙騙協助騙徒的「特務」。

莫續說,受害人年齡介乎十四至九十二歲,以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為主,逾半五十一歲以上,當中居於將軍澳豪宅區的八十五歲寡婦,因亡夫生前在內地從事傢俬製作而遺下大筆遺產,她今年四月收到騙徒來電後中計,向騙徒提供網上理財戶口資料,前後四次被轉走近二千一百萬元「棺材本」,兩個月後和友人閒聊時驚悉遇騙,成為今年首三季單一損失金額最大的電騙案,警方事後追回二百萬元。

至於三十歲以下年輕人為第二大受害群體,最年輕受害人及「特務」涉及同一騙案。莫透露,一名十四歲少年今年八月收到騙徒電話,指他「洗黑錢」勒令不要通知父母,並定時報告行蹤,確保沒聯絡其他人,不久騙徒從少年口中獲悉,其父母在家中擺放二十萬元現金,用作生意應急,約兩日後指示少年到寓所附近,將款項交給十八歲「女特務」,她收錢後將現金存入自己的銀行帳戶,騙徒繼而匯走款項,並打算再向少年騙財,但對方因無力支付通知母親而揭發。

莫子威指出,警方追查後今年九月追回約三萬元及拘捕「女特務」,揭發她亦是電騙受害人,案發前一個月被騙五萬元,之後被哄騙擔任「特務」,按指示向其他受害人收款,她被捕初期仍深信「為國效力」,又擔心被國家拘捕,拒絕透露其「特務」身分,又拒絕交代案情,警方初步懷疑她與至少四宗電騙案有關。

對於電騙案大增的原因,莫相信是由於疫情下經濟不景催生騙案,加上學生及不少上班族多了留家,較少機會與人分享近況,沒有親友協助識別騙案,而且手機科技日益發達,亦令騙徒作案成本降低。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顏凱欣補充,受害人亦包括四名二十四至二十七歲的金融才俊,他們早前均在內地或海外高尚學府讀書,其後回港工作,由於較少留意本港新聞而中計,合共被騙一千五百萬元。另外,她說該中心今年首三季收到二百一十三個止款要求,金額高達三億六千萬元,最終協助追回當中六千三百萬元。

為加強灌輸防騙意識,警方設計針對不同階層人士的宣傳項目。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高級督察陸鴻基表示,中心根據時下最流行的騙案題材,為年輕人、長者及金融業人士等度身訂造宣傳平台及活動,適時發放防騙資訊,例如播放針對青少年的「防騙動畫廊」卡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