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能否變熟地 風險還看立法會

2020-11-2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已覓得三百三十公頃土地,料可滿足未來十年公營房屋需求,是《長遠房屋策略》訂立以來首次達標。林鄭月娥認為,達標與否,最大風險來自立法會,因基建項目需要經立法會審批,若出現拉布等情況,會出現不確定因素。

林鄭月娥表示,一幅土地由生地變熟地,令房委會可以進場建屋,需要經過多重程序,當中早期的規劃程序、收地等都有很多爭拗。她認為,最大風險是在立法會,因為基建項目的撥款需要由立法會審批基建,一旦每個項目都經歷冗長的審批過程,甚至拉布,會成為不確定因素,並非政府可控制。她又說,得知市民關注交通問題,在未來發展項目中一定會「運輸基建先行」,先做好配套工作。對於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改至七三比,她說並非代表她不關心私樓問題,在《施政報告》已提出不少加快私樓供應的措施,例如由發展局成立項目促進辦事處精簡程序。

第二輪「保就業」計畫本月底結束,林鄭月娥擔心,計畫結束後,本港會出現裁員結業潮,但她稱長期透過政府補貼而留住職位的做法難以持續,因此在《施政報告》提出創造就業,涉及環保、創科、物管、法律專業等範疇,亦有提供更多再培訓課程。她說,政府已盡很大努力,會向一些在疫情下完全「冰封」的行業,包括旅遊業等提供支援。

被問到會否爭取連任,以落實《施政報告》內措施,林鄭月娥只說,有關工作並非由特首一人去做,是由整個政府團隊處理,不存在政府換屆便推翻前任特首的承諾。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