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通識科 讓課程「鬆綁」

2020-11-27 00:00

高中通識科長期受到爭議,近年尤烈,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平地一聲雷,公布會精簡該科,雖維持必修必考,但評級改為「及格\不及格」,並取消「獨立專題探究」(IES),意味着學生修讀該科的時間將大減,課程負擔也可轉輕。先不論這改變的政治影響,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通識科的改革可令高中課程「鬆綁」,讓學生有更多時間修讀科學等心儀選修科,既有利個人未來發展,也為大學學習打造更強基礎,減少「既不專又不通」的弊病。近年大學與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有了改變,精簡通識科將可配合這新趨勢。

修讀時間太多 擠壓選修科

現時考中學文憑試的學生,要修讀中、英、數和通識科四個核心科目,如要考入大學,通識科成績要在二級或以上,其中除了要考公開試,還須完成校內評核的「獨立專題探究」(IES)。由於通識科範圍廣泛,IES又近似大學論文,學生在中四以後的兩年半內,要花大量時間修讀,負擔甚重,但因關乎大學是否取錄,學生只能減少在其他選修科的時間。

前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早就指出,學生為了應付四個核心科目,特別是通識科,難有很多時間選修多元科目,有學生因而放棄高等數學的延伸單位,以致攻讀大學工程科或理科時,因數學基礎薄弱而感到困難,沒法跟上。所以他一直建議減少通識科等核心科目的課時,讓學生有時間選讀自己心儀的其他學科。

大學教育近年的發展趨勢,是變得更「專門化」和「實用化」,既是學術研究之地,也要與社會需求掛鈎,隨着創新科技快速發展,大學課程已逐漸以此為主要發展方向。在這趨勢下,大學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科學和數學基礎,然而中學文憑試定出四大核心科目「三三二二」的升大評分標準,顯然與上述要求脫節,以致大學普遍認為入讀的學生「未夠料」。

學生基礎弱 大學要助「補底」

為了作出補救,部分大學自行調整了收生要求,將四個核心科目與兩個選修科一併評核,計算其中成績最好的五科,令一些在選修科表現好的學生都可以升大,這做法其實等於將通識科的分數比重降低。

由此可預見,今次精簡通識科,大量減少學生修讀時間,大學方面料將普遍認同,因為學生入讀大學時,在所讀科目的知識「底子」將較厚,不用大學花氣力為他們「補底」。

通識科比重被降低,必然有聲音反對,指削減學生對社會議題的分析能力。然而,經過多年的實踐,通識科暴露了不少問題,其中之一是太理想化,過分強調批判,卻變得不着邊際,反而掌握不到實際知識,在部分立場激進的教師把持下,教學變成了政治薰陶,令部分學生的思想激進化。這問題近年引起了社會注視,政府今次改革通識科,應可令上述情況有所改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