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揭新冠獨有抗原助減「假陽性」

2020-08-1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病毒檢測一直視為防疫的重要一環,除核酸檢測外,亦有人建議用抗體測試檢測是否染疫,但由於患者初感染時未必有抗體,加上或會出現「假陽性」情況,故一直未被廣泛應用。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巴斯德研究中心昨日發表研究報告,指新冠病毒接觸人體免疫系統後,會對其中兩種病毒抗原ORF8和ORF3b產生明顯抗體反應。由於兩種病毒抗原為新冠肺炎獨有,而且在早期已有相關抗體,故將有助改善新冠肺炎的血清檢測及推動第二代檢測的發展,減少「假陽性」情況。

研究團隊透過螢光素酶免疫沉澱系統分析(LIPS),評估六十一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對十五種不同新型冠狀病毒蛋白的抗體反應,當中有九成六一致檢測到兩種非結構性蛋白ORF8和ORF3b的抗體。

研究發現,有逾八成六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出現病徵的十四日內,對兩種非結構性蛋白ORF8和ORF3b呈陽性,即在染疫早期已可透過檢測相關蛋白發現染疫。另外,ORF8和ORF3可持續多於一百日,亦為新冠肺炎獨有,有助減少「假陽性」情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