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民主派初選與立法會變天

2020-07-09 00:00

民主派以35+為口號,劍指立法會過半數議席,初選將會在這個周末舉行。初選論壇剛過,牽頭的戴耀廷指新界西設有選票門檻,為泛民得票的一成,亦建議其他選區設立相同門檻。他對達標的信心不高,應是誠實話,因為以此標準看待一八年的初選,只有一半選區及格,門檻不低。選舉協調是民主派最後的大台,若初選結果未能滿足派系利益,泛民與本土派的短暫策略性合作關係隨時決裂。

泛民與建制雙方的得票率維持六四黃金比,民主派的初選旨在分配屬於自己的六成票源。妥協派與抗爭派同場競技,和勇對決的戲碼終須上演。前者強調議事能力,會履行議員天職;後者高舉抗爭意志,延續街頭鬥爭阻止法案。傳統政黨提起區議會的大捷,常稱坐擁近百席的民主黨為第一大黨,現在不能忽視二百多席的獨立素人,也具備地區樁腳的實力。新興政團揚言以18+取代老泛民,網絡支持度領跑,打響政黨重組(realignment)的前奏。只是初選出線權計及民調得分,對知名度高的泛民有利,民主陣營的關鍵性重組未必能在這一屆發生。

得到民主派祝福的參選人,仍需通過選舉主任一關。大原則固然是忠實和真誠地擁護《基本法》,而自引入確認書後,選舉主任作出多宗裁決,DQ門檻愈見清晰。主張港獨的梁天琦和陳浩天被取消資格是意料之內,至於劉小麗和周庭的提名無效,則反映參選人對港獨的取態不能含混過關,即使表明反對港獨,也不得默許港獨成為香港前途選項。宣誓風波中失去議席的姚松炎,在解釋其政治立場後重新獲得參選資格,代表批評人大釋法尚有斟酌餘地,惟需接納人大決定的約束力。同理,可以預期曾批評港區國安法的參選人,將會被選舉主任要求他們承認接納此法。

否決《預算案》是民主派35+的共同議程,繼而觸發特首解散立法會,製造憲政危機。雖然35+的勝算未被看好,但假如民主派成為多數派,可以囊括立法會主席及各委員會主席,批准更多私人草案和修正案,以及盡情拉布拖延撥款。不合作運動是少數派的專利,建制派再沒有向政府交票的壓力,大可以議事廳內開天殺價,必要時亦可以製造流會。因應改變了的政治形勢,政府行為也會改變,例如在《預算案》中注入教育、醫療和社福的新資源去爭取支持。從往績判斷,功能組別背負業界利益,未必能與35+連成一氣。再者,即或立法功能全面癱瘓,所有法制維持現狀,雖然追不上社會步伐,但又未到天塌下來的地步。

國安法的震懾力令民主派忌憚,激進行為有所收斂,但是政治兩極化仍然嚴重,抗爭意志正在滋長。妥協派為迎合選民變得勇武,抗爭派走進體制不忘衝擊。民主理論相信體制政治與抗爭政治的良性互動,現在肢體衝突蠶食理性議政,香港的民主運動顧此失彼,能走到多遠?

潘學智(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