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泰向港龍開刀 機隊重組「三合二」

2020-05-0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全球航空業繼續冰封,國泰(293)架構重組傳聞甚囂塵上,成立三十五年的港龍品牌或走進歷史。消息指,國泰計劃向港龍業務開刀,將其併入國泰或香港快運兩家航空公司。據報國泰亦會縮減部分長途航線,亦會削機隊規模及裁員。國泰拒回應傳聞,惟稱不排除任何渡過危機的措施。

本地媒體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早前已盛傳的架構重組方案中,國泰正考慮放棄「國泰港龍」品牌,計畫合併至去年收購的廉航「香港快運」品牌中,另有報道指,港龍亦可能納入「國泰航空」品牌;同時有傳新航空品牌名為「Cathay Express」。報道又指,架構重組將涉及削減職位、航線及機隊,當中機師薪金或減三成,而盈利較少的長途航線將會縮減。

國泰發言人表示,不會就傳聞作出回應,但指不能排除任何措施,以確保航空業務渡過危機,並變得更強及更具競爭力。國泰日前指,疫情大流行為社會和商界帶來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航空公司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而由於世界各地實施旅行限制,令商務及休閒旅行需求,在一段時間內將繼續嚴重受壓。

國泰港龍航務部總監Peter Healey昨晚向機師發出內部通訊,承認航空業目前面對的問題需要長時間才能復元,員工在共度難關時需要扮演一定角色,有可能所有同事均需要作出犧牲,以保住員工的未來和事業。他亦安撫員工不要因未經證實的新聞報道或網上傳言而感到不必要的憂慮。

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面對航空業困局,國泰重組業務無可厚非,並認為向港龍動刀舉動合理,「國泰就一定唔會取消,而廉航快運又做得幾好。」他解釋,港龍與國泰的品牌定位及航線一向有重疊,飛機種類局限兩者在機艙及服務建立市場差異,雖近年改為重塑「國泰港龍」品牌,本身冀注入國泰形象以達到互補,但現時逆境下便加重營運負擔,「經濟好先揸到咁大嚿業務,而家個市唔好就要縮模規。」

李又指出,港龍較多轉機服務,重組後料對接連中國與國際的服務有所影響,或反映該集團已評估有關服務需求會減弱。至於日後票價或上漲,李認為,主要是整體航空需求及防疫措施改變的結果,各航企現時亦正捕捉新營運模式,未必與取消港龍品牌有關。

一九八五年成立的港龍航空,在本港主權移交扮演一定角色,當時由本港商人曹光彪牽頭創立,圖抗衡英資國泰的地位,但港英政府僅容許一條航線由一家航公公司營運,變相局限後來者港龍的發展空間,使其連年虧損。在九〇年,港龍航空重組,太古、國泰及中信泰富聯手取得大部分股權,直至回歸前,中國國航有意在港成立基地,太古及國泰在協商下,於九六年將控股權轉予國航。及至回歸後,港龍的政治任務完結,太古、國泰、國航等股東二〇〇六年達成協議,國泰跟國航互相控股,而港龍正式成為國泰全資子公司。港龍航空其後在一六年更名為國泰港龍,並修改標誌至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