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疫情嚴峻 貨輪大削班 運費貴五成

2020-04-14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肺炎持續擴散,歐美等國近月更是重災區。在疫情爆發初期,多國紛紛寄送物資至本港,惟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現時不論內地經由香港轉運或由香港直接寄送醫療等物資往海外,均遇上重重難關。物流業消息指,全球貨物需求量減少,繼空運機位供應緊張,多家船公司亦削減約三成來往香港的貨船班次,令海運成本增加三至五成不等。即使貨物成功「抵壘」,亦因人手短缺或碼頭暫時停關閉等因素,部分歐美國家的港口已出現貨倉逼爆的情況。種種因素導致付運風險和成本增加,有業界坦言近期有生意也不敢多接,曾拒絕接受部分定單。

疫情持續多月,全球貨運量下跌,經香港以海運轉出口的貨物量同樣有減少。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指,內地工廠早前逐漸復工,生產後的貨品會經香港轉出口,香港亦會寄送部分貨物往海外。他稱,現時海運的貨物大多與日常生活用品相關,特別是醫療物資及防疫物品。而在疫情下,海外國家關閉商場及餐廳等,其他消費用品如衣服鞋襪等的貨量大跌。根據海運港口局的統計數字,今年首季靠泊香港的班次按年有下跌情況,以吞吐量計,首兩個月吞吐量下跌一成一。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見圖)透露,自農曆新年後和疫情影響下,全球貨物需求大減,多家船公司減少貨船班次應對目前情況。據他了解,香港近月整體貨船班次按年下跌約三成,特別是疫情重災區的歐美等國航線亦減少,以往每周有四班由本港往德國漢堡的貨船,現減至一班。至於早前一周有三班經香港往歐洲的遠洋貨船,現亦削至兩班。

何續指,全球海運運力下跌後,「貨船櫃位都開始出現一位難求的情況,甚至發生有貨物上不到船的情況,需要繼續排期,同時令海運成本上升,運費較以往貴約三至五成。」他舉例,若果由香港海運貨物至歐洲,「一櫃以往需要七百至八百美元(折合約五千六百至六千四百港元),但是現時運費激增至過千美元。」

儘管貨物成功排期上到貨船出發往海外,在全球爆發疫情的情況下,運送途中都遇上重重波折。本身從事貨運代理、香港物流協會冷鏈物流委員會主席古博誠透露,疫情下以海運運送貨物有機會遇上兩大難題。他解釋,全球多個國家,特別是重災區的歐洲及美國,均為控制疫情,早前相繼關閉港口。

若有貨船正前往即將關閉的港口,船公司需要立刻安排貨船轉往臨近港口,期間或牽涉額外成本及延長運送時間,隨時令付運人大失預算,亦有機會令市民攤分當中的成本。

即使貨船成功抵達港口,亦遇上另一個難關。古博誠說,儘管有貨船抵達指定港口,因歐美等國日前宣布停工,或只容許小量員工在碼頭上工作,導致港口缺乏人手處理貨物,令在碼頭上落貨的時間延長或者工作完全停擺,影響整個運送物流效率,變相延長市民等候貨物的時間。

業界消息亦指,近月相繼有貨船抵達歐美等國家的港口後,在人手短缺或碼頭暫時關閉等原因下,貨物需先存放於碼頭的貨倉內,由於倉的容量有限,近月有部分國家的港口出現貨倉逼爆的問題,加上市民消費欲減少,有部分入貨商延期到港口取貨,加劇存倉擠逼的問題,這情況特別是發生在存放冷凍冷藏食物的凍櫃,因凍櫃的存倉量較少。為應對目前情況,部分物流公司已設立疫情督導會,每日開會更新物流運送情況,確保運輸過程暢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