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倡「開源」 放寬器官捐贈限制

2019-04-21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器官捐贈緊張,出現供不應求情況,有醫生建議應開拓「來源」,將腦幹死亡人士才可捐贈的限制,放寬至心臟停頓死亡者,不過有醫生亦指,心臟停頓者其器官已缺氧導致器官壞死,可能逾半情況已不能使用,要再作探討可行性。另外亦有委員建議,應考慮跟本港醫療水平相近的地方,例如日本、新加坡及台灣設立器官運送機制,增加合適移植機會。

本港現時只有腎臟及肝臟可以活體移植,其餘只有腦幹死亡人士才可成為器官捐贈者。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主席、腎科專科醫生何繼良指,本港每年約有四萬人離世,其中只有約一百人是腦幹死亡而過身,認為醫學定義上,限制了可捐贈人數。他建議參考歐洲做法,將捐贈者門檻放寬至心臟停頓死亡,保守估計每年大約有四千人因此離世,可向這批人士尋找合適器官。

香港器官捐贈行動組召集人、腎科專科醫生周嘉歡表示,腦幹死亡者的心臟仍會跳動,可以維持器官運作,其器官適合用作移植。至於心臟停頓死者,因缺乏泵血功能,多個器官會因此壞死,可能逾半的情況已不適合移植,所以放寬至心臟停頓死者去捐贈器官,要有深切治療及急症團隊,專門即時處理移植工作,確保有關器官保存得宜作移植用途,她相信本港未來會繼續探討。

至於引入預設默許機制,即假設市民死後願意捐贈器官,要由拒絕者主動申請退出。周嘉歡稱過往的民調顯示支持、反對及無意見的人數各佔三分之一,反映社會未有充分共識,認為要透過持續教育才可推行。何繼良亦期望,政府未來數年再次掀起討論,直至公眾對此加深了解及認同後才推行。

另外,本港現時不能由其他地方引入器官進行移植,但歐洲已有類似做法,而英聯邦國家都有互通機制。

二○一五年威爾斯親王醫院一名女嬰死亡,家人捐出其肝臟及腎臟,但本港換肝名冊上的病人未有跟女嬰血型脗合,瑪麗醫院團隊遂聯絡台灣長庚醫院,得悉當地有合適病人可移植,但因本港跟海外未有運送機制最終暫停運送,被指浪費器官資源。

何繼良建議,本港應跟醫療水平類近地方,如日本、台灣及新加坡等地設立海外運送機制,擴大捐贈及移植配對機會;不過內地醫療水平跟香港有距離,故暫不建議。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