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死亡之卷」 閱讀卷較去年艱深
2019-04-02 00:00
逾五萬考生昨迎戰文憑試中文科閱讀及寫作卷,今舉行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範文部分佔閱讀卷百分之三十,主要圍繞三篇文言篇章,包括孔子的《論仁、論孝、論君子》、王維的《山居秋暝》及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另設涵蓋四篇範文字句的字詞解釋和語譯題。
廠商會中學中文科主任何慧微認為,範文題型與去年「有七成相似」,故大部分題目熟悉文本便可得分;但在《論仁、論孝、論君子》的部分中,有兩個分題須「轉化」,「要熟悉『不違』和『無違』的概念、文本背景和文化常識,對學生而言可能較困難」。她相信考評局可由此題分出5、5*及5**的學生。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中文科教師張珉聰亦指《論仁、論孝、論君子》的題目較難,「這部分涉及考生對「無違」與「不違」的理解,以及對孔子生平的認識,作答時不能簡單把課本語譯搬字過紙。」
乙部考材有三篇,白話文取自魯迅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和錢鍾書的《談教訓》,文言文則是清代作家劉熙載的《海鷗》,是文憑試開考以來,首次出現兩篇白話文,亦是首次在文章開首介紹作者。
何慧微認為,今年題目較往年深,而且沒有分段題,當中魯迅文章最難,考生須了解魯迅創作文章時的時代背景,學生須花時間理解比喻,「最容易知道主人是統治者,考生有可能會將聰明人和奴才的概念倒轉,因考生可能以為文章主角是知識分子,但文章實際上是批判百姓。」何慧微又指,魯迅篇章的第一條題目,設有強盜選項,但強盜並非答案,如考生不注意便可能會答錯,故認為此題較為「陷阱」。
張珉聰同意乙部較往年深,以往會有抒情文章,有助學生代入回答題目,亦會給考生得分位,如指出篇章的描寫手法,但今年兩篇白話文皆為諷喻文,考生不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本體,「若不了解魯迅、錢鍾書,只以表面文字理解,則難以想出正確答案。」此外,他相信在篇章開首加入魯迅寫作的時代背景,正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題目。
至於文言文考材《海鷗》,是一則寓言故事, 藉海鷗和巷燕的對話,指出人們常執着和溺陷於愛憎相對之中而不自由,須放下執着才能夠逍遙自在。張珉聰稱《海鷗》一文寓意複雜,當中第二、三題為陷阱題,假若考生忘記分析上文下理,一不注意便誤會海鷗和巷燕口中的「病」為疾病,而疾病不是答案;在最後一題問到文章與《論仁、論孝、論君子》的相通之處,「這是首次在文言文篇章中加入範文元素,如考生對範文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會有所發揮。」
何慧微則認為,文言文難度與往年相若,但考生需了解海鷗與巷燕之間的對話。另外,她稱,雖然今年出了兩篇白話文,較去年多了一篇,但兩篇白話文的篇幅較去年短,而合共的題目數量亦與去年相若,故認為考生在時間分配上問題不大。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