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2024|暑氣易致疲勞頭痛胃口差 大暑清熱消暑祛濕吃甚麼?中醫推介18款食物湯水解暑
2024-07-21 00:00
大暑節氣2024/二十四節氣/養生/禁忌/大暑湯水|7月22日(一)是二十四節氣的「大暑」,想清熱消暑祛濕要吃甚麼?註冊中醫師黃晶晶接受《星島頭條》訪問,講解大暑的養生飲食及生活宜忌。她提醒,大暑節氣高溫多雨,形成暑氣,易引發疲倦、肩頸痛、頭痛等不適症狀。她推介18款大暑養生食物及湯水,消暑效果甚強,有助滋陰潤肺、清熱生津,預防及紓緩症狀。
大暑是甚麼意思?養生重點是甚麼?
為甚麼叫「大暑」,大暑節氣有何氣候特徵?黃晶晶醫師受訪時表示,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氣溫最高,陽氣最旺。大暑期間香港地區雷陣雨多,曬熱的大地熏蒸雨水,會形成「暑氣」,令人感覺悶熱難耐、汗出不透。
大暑節氣濕熱有暑氣 養生要清熱解暑健脾
她表示,人體受暑氣影響,較容易出現濕熱症,譬如容易出現口渴、汗多、神疲乏力等症狀。中醫認為,農曆6月(即西曆7月7日到8月6日)前後屬於長夏,脾主長夏,因此大暑養生的重點除了在於清熱解暑,益氣生津,也要溫健脾胃,避免生冷損脾。
大暑節氣香港天氣如何?
香港天文台預測,大暑當日(7月22日)氣溫最高31°C,多雲,間中有狂風驟雨及雷暴,稍後驟雨減少。其後數天,也會受驟雨及雷暴影響。
大暑節氣酷熱多雨 易影響心脾兩臟
大暑節氣容易出現甚麼不適症狀?註冊中醫師黃晶晶指出,大暑時節酷熱多雨,暑濕之氣容易產生以下不適症狀,主要與心、脾功能失調有關:
- 疲勞倦怠、昏昏欲睡
- 胸悶、頭痛、肩頸僵硬
- 多汗、食慾不振、口渴且喝水難以止渴
大暑節氣養生宜吃甚麼?推介13種清熱消暑食物
黃晶晶醫師推介13種食物,有清熱解暑、益氣生津、養心安神等功效,適合在大暑時節進食。
大暑節氣養生食物⬇⬇⬇
大暑節氣養生消暑氣,宜吃以下食物:
- 性涼味甘的食物:瓜果蔬菜類,例如西瓜、哈密瓜、青瓜、節瓜、綠豆等
- 清補涼:材料包括蓮子、芡實、薏仁、白扁豆、茯苓、沙參、百合、太子參等
大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 推介5款消暑解暑祛濕
黃晶晶醫師又推介5款大暑養生湯水及食療,分別適合易有口唇乾燥、須戶外工作、常吃熱氣食物或感覺濕重的人士飲用,有助清熱解暑,紓緩不適。
大暑湯水食療 第1、2款(材料、做法)⬇⬇⬇
大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1. 清補涼
材料:
- 淮山30克、蓮子10粒、芡實15克、百合15克、薏米15克、沙參15克、玉竹15克、桂圓肉10粒、南北杏各10克、蜜棗2個、瘦肉500克
做法:
- 瘦肉出水,其餘材料浸洗。
- 將全部材料放入煲內,加2公升水,用大火煮15分鐘。
- 轉慢火煮90分鐘後,適量加鹽調味。
清補涼功效:
- 健脾化濕的日常調理湯水。除了補脾腎,化水濕,也可清熱、補身及涼血,最適合廣東、香港夏日炎熱潮濕的天氣。
食材功效:
- 淮山、蓮子、芡實:補脾腎
- 沙參、玉竹:清熱養陰潤肺
- 薏米:清熱祛濕利水,消水腫暑濕困倦
- 南北杏:潤腸化痰通便。
食用建議/禁忌:
- 日常每周都可以煲1-2次。
- 孕婦、經期、腸胃炎、風寒感冒者不可飲用。
大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2. 冬瓜老鴨綠豆湯
- 份量:3至4人
- 材料:冬瓜1公斤、老鴨1隻、瘦肉300克、生薏米15克、蓮子10粒、陳皮1塊、芡實15克、綠豆20克、生薑3片
- 做法:在湯煲加入2公升水煮沸,然後將鴨件、冬瓜等所有材料放入煲。用大火煮15分鐘後,轉慢火煮60分鐘,適量加鹽調味。
- 功效:清熱利尿,解暑養陰。老鴨滋陰養陰,適合夜晚都覺得唇乾口渴,時出盜汗的人士飲用。
大暑湯水食療 第3至5款(材料、做法)⬇⬇⬇
大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3. 綠豆小米粥
- 份量:2人
- 材料:小米100克、綠豆50克、砂糖適量
- 做法:將小米和綠豆放入電飯煲,加水1公升,按下煲粥功能烹煮,一般45至60分鐘可完成。最後,加入適量砂糖或蜂蜜調味即可。
- 功效:綠豆清熱解毒解暑,小米健脾益胃,可清暑化濕。經常到戶外、流汗較多的人士,可以一周飲用2次。
大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4. 蓮藕馬蹄豬骨湯
- 份量:3至4人
- 材料:蓮藕1000克、馬蹄300克、豬骨500克、陳皮半塊、赤小豆30克、南北杏各10克、生薑3片
- 做法: 所有材料洗乾淨,蓮藕切塊,馬蹄去皮。加水2公升,水滾後放入所有材料,用大火煮15分鐘,再轉慢火煮1小時,適量調味即可。
- 功效:蓮藕舒清肝熱、潤肺、涼血止血;馬蹄清熱生津、化痰明目、消積;赤小豆利水滲濕;南北杏化痰止咳。適合暑熱天吃了很多熱氣食物,導致便秘便血、口乾口臭、舌苔厚膩、有咳嗽黃痰的人士飲用。
大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5. 粉葛祛濕湯
- 份量:3至4人
- 材料:粉葛1000克、粟米2條、豬骨500克、陳皮半塊、赤小豆30克、生薑3片
- 做法: 所有材料洗乾淨,粉葛、粟米切塊。加水2公升,水滾後,放入所有材料,用大火煮15分鐘,然後再轉慢火煮1小時,適量調味即可。
- 功效:粉葛可解肌退熱、生津止渴,有發汗解表功效,凡暑熱天時感濕重頸緊,頭重發熱,可煲粉葛祛濕湯。赤小豆加強祛濕利尿;粟米調味;陳皮健脾燥濕。
大暑節氣養生 忌吃3類食物
黃晶晶醫師提醒,大暑時節應少吃以下3類食物,以免加劇上火或脾胃不適症狀。
大暑節氣養生忌吃的食物|1. 性溫燥熱的食物
- 例子:紅肉、羊肉、韭菜、大蒜、辣椒等
- 原因:這些食物容易加重內熱,更易在暑天導致上火症狀,例如喉嚨痛、咳嗽黃痰、生痤瘡濕疹。
大暑節氣養生忌吃的食物|2. 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
- 例子:油炸食品、肥肉等
大暑節氣養生忌吃的食物|3. 寒涼、生冷的食物
- 例子:雪糕、凍飲、冰涼的水果等
- 原因:大暑雖悶熱,但喝冷飲既涼胃又傷脾,得不償失。
大暑節氣宜做甚麼養生防病?
黃晶晶醫師建議,大暑時節應該要多做有益心神的活動,注意飲食,避免一些傷身行為。
大暑養生習慣
- 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多進行一些有益心神的活動,例如打坐、散步等
- 保持清涼通風的居室環境
- 多飲水補充水分
- 適量進食清涼解暑的食物
大暑傷身行為
- 過度曝曬於烈日下,容易中暑
- 酗酒、性生活過度,耗傷精神
她提醒,大暑處於長夏,長夏應脾,宜養護脾胃。大暑雖悶熱,但還是建議脾胃不好的人要多喝暖水,促進身體排汗散熱。
延伸閱讀:夏天高溫易中暑 營養師教5招補水 護肝解毒抗發炎
編輯:陳思雅
---
相關文章:
夏天消暑必吃!15種補水蔬菜水果排行榜 西瓜只排第13?出現5徵兆即補水
夏天飲清水不是最解渴!實測13款飲品補水效果排名 清水只排第10
夏天一吹冷氣即頭痛 恐是中暑先兆!吃6種食物超有效散熱 每天要喝多少水?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