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警號|照顧長期病患者壓力大 焦慮失眠恐患輕度精神病 附13大警號
2023-06-27 00:00
近日接二連三發生「斬人」事件,情緒病、抑鬱症及精神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催眠治療師林雲峰指出,曾有機構向2,700多名市民進行調查,發現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遵守各項社交距離措施超過一年後,約兩至三成受訪者面對中等至嚴重程度的情緒困擾,約四成人感到孤立。
精神病警號|港人精神受困情況嚴重 長期病患照顧者高危
「情緒及精神問題似乎成為了都市病,社會彷彿患上了情緒感冒。」林雲峰指,學校停課期間,不少家長須花更多精力照顧子女、幫助他們在家學習,精神壓力很大。他認為,若不好好處理,病情和後果會愈來愈嚴重,但若能及早介入,則可避免更多慘劇發生。
他續指,港人受精神困擾的問題比很多人想像的嚴重。2019至2022年間,香港大學進行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隨機訪問逾3,300名15至24歲的青年人。結果發現,16.6%受訪者於過去一年內曾出現抑鬱、焦慮、躁鬱等精神疾病的病徵。
林雲峰認為,青少年的家長、長期病患者的照顧者同樣是精神病高危一族,「家人要照顧中至嚴重的抑鬱症患者,自己本身就更容易患上精神病。」他提醒,及早照顧身邊精神受困擾的人十分重要,精神病並非一時一刻就形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表現出一些「警號行為」。
精神病警號|專家列13大警號 常焦慮常眠恐患輕症
林雲峰表示,精神病重症患者症狀較為明顯,若發現身邊的人出現以下情況,就要馬上尋求專業協助:
- 抗拒社交、足不出戶、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
- 藉著沉溺在虛擬世界來逃避現實和麻醉自己
- 對做任何事以至起居都提不起勁、厭食
- 更嚴重的話會無端哭泣、自殘、不想生存
至於個案較輕微的患者,則會出現以下「身體警號」:
- 例如患者會在一兩星期間出現莫名的憂鬱或無故的焦慮,伴隨失眠或痛症:如頭痛、肚痛、胃痛等,但給醫生檢查過,身體沒有明顯病症。
- 患者甚至會於特定的時間、人物(例如上司、給壓力者)、地點出現緊張和不安情緒。
他指出,基本上若超過兩星期有睡眠或抑鬱問題,已經會大大影響生活,令專注力下降,影響工作,此時已經需要多關注並尋求協助了。
精神病警號|身體出現1種警號須求助 催眠治療有助紓緩情緒
催眠治療師林雲峰指,若上述警號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就應立即找其教師和社工求助。若受困擾的是成人,就應找社會福利署在各區設置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ICCMW) 。若情況持續或屬重症,社工會轉介他們向醫管局的精神科門診、專業的催眠治療和心理輔導服務求助。
他表示,面對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其中一個有效的介入方法是「催眠治療」——能讓人進入高度集中、專注狀態的過程;然後透過大腦的改變和再生能力,清晰了解自己內心的需要,從而嘗試解決自己正面對著的問題。
林雲峰指出,「現代催眠治療」可以與心理輔導等傳統治療方法配合,互相協作,在「情緒之後、用藥之前」介入。情況好的話,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問題,即使不能完全解決,也能讓受情緒折磨的人士更願意接受專業治療,從而避免悲劇發生。
延伸閱讀:改善情緒幫助入睡 推介8種食物
營養師程涵宇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有8種食物可以幫助入睡,提高新陳代謝,並減少肥胖風險。
《星島申訴王》100集誕生之我最喜愛影片票選,由6月16日至6月30日,玩遊戲贏取總值超過10萬豐富禮品!
立刻點擊投票👉🏻https://tinyurl.com/38dfzwtv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