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解密|K.O第三針後關節痛 面癱 針前先清濕毒更添保障

2022-07-18 00:00

身體濕毒容易誘發炎症,特別是接種疫苗過後,除較易出現關節疼痛,部分人更可能會面癱。張勇醫師指不論上述哪種情況,中醫學均有應對良方,大家除可以食療、針灸擊退各種關節炎症狀,準備接種疫苗人士亦可先以簡便湯水清除濕毒,減低第三針後出現上述疫苗反應的風險,防患未然。


四妙散專治關節

很多人接種第三針疫苗過後,身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疫苗反應,其中關節疼痛頗為普遍。據張醫師表示,針後不論是腳、膝或肩膊出現關節疼痛,大都屬於無菌性關節炎的症狀。張醫師說:「接種疫苗後出現肌肉及關節發炎症狀,情況相當常見,一般並非因誤食不當食物,也非尿酸問題引起,有可能是打針後誘發的變態反應,導致身體出現紅、腫、熱、痛等關節炎症狀。」張醫師指,關節炎分有有菌性及無菌性兩種,前者要靠服食抗生素,而無菌性關節炎,則可靠中醫食療消炎。「中醫學上有一種四妙散,屬於對付無菌性炎症的專方,內有黃柏、薏仁、蒼朮、牛膝等材料,具有消炎消腫的功效。」除了內服食療,張醫師亦提議患者可以外敷的中藥消炎止痛貼鎮痛,惟對付此等關節炎症狀,則以針灸最具治療效果。張醫師續說:「醫師為發炎患者進行針灸,並不着眼於穴位,而是以發炎痛點作為目標,藉着針灸刺激免疫系統集中在患處發揮效用,替發炎位置進行修補,這是最快速的消炎方法。」

張醫師表示,針灸不但有助舒緩較輕微的關節炎症狀,過往亦曾為較嚴重個案帶來起色。「早前曾有接種疫苗的病人,在打針一星期後身體突然癱瘓,經醫院檢查後證實患上脊椎中風,治理良久後未見進展,後來接受針灸,身體慢慢康復,現已開始重新學習步行。」張醫師指此症可能是病人的遺傳基因出現問題,在接種疫苗後令病情誘發,但強調此類個案極少,大家不用過分恐慌。


臉頸施針治面癱

除了關節炎症狀,另一類在接種疫苗後較常見的毛病便是面癱。張醫師表示,面癱其實有許多不同成因,如曾進行腦部手術人士、中風患者,又或是頸椎壓着神經線等,均可導致面癱發生,所以要經臨牀診斷。「一般西醫會以類固醇治療,然而有不少個案約一星期未見成效,亦會建議找中醫治理。」張醫師指中醫對付面癱,會以針灸進行治療,當中除主要針灸面部穴位來提供刺激作用,同時亦會在頸椎部位落針,藉此令頸部供血效率更佳。」

此外,中醫之中也有稱為牽正散的藥方,材料包括白附子、白僵蠶、全蝎等藥材,具祛風、化痰及止痙作用,對治療面癱相當有效。張醫師指普通的面癱一般不難治理,針後再以中藥調理,約一個月即可痊瘉,然而也有較麻煩的個案,康復進度緩慢,需要長時間治療。


針前做好防疫苗反應

張醫師表示,大眾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炎症,很多時源於過敏,亦即中醫學的濕毒。「炎症就是濕毒發作,大家若擔心身體蘊含過多熱毒,以致接種疫苗後有機會出現不良反應,有一個很不錯的排毒方法,就是以粟米鬚煲湯飲用,這是很簡單及溫和的湯水,具有利尿作用,以此先清除身體毒素,可讓身體有較佳狀態,之後才去接種疫苗,便不易誘發體內的濕毒炎症。」  

 除了排毒祛濕,張醫師還指香港人生活緊張,平日壓力過大,導致皮質醇偏高,令致身體容易產生很多神經毒素並誘發炎症,所以應注意放鬆及休息,平日亦可以中藥調理安神,改善睡眠質素,保持體質平衡,便不會易致產生過多毒素。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