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健園|醫療App結合大數據 強化健康管理 風險篩查

2022-03-21 00:00

面對嚴峻的新冠疫情,各界對生命健康的研究尤其關注,早前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更提到要加強生物醫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科研發展,今期中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專家,除細談大數據對醫療發展的重要性,更講解如何利用大數據,設計健康管理及管控疾病風險的手機應用程式。
 

支援醫療發展

資訊爆炸的年代,不同領域均講求大數據,醫療發展也不例外。大數據除對診斷病症及預防疾病提供重要的支援,在藥物開發及治療康復等範疇上,作用也愈見明顯。據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蔡錦輝(左圖)表示,醫療數據的收集及應用雖由來已久,但現今大數據趨勢,是將更簡單的新興數據納入至管理及分析的層面上。蔡教授解釋:「病人以往到醫管局的醫院接受診症,由辦理登記手續開始,以至治療、用藥的資料,均會儲存到醫管局的數據庫內,而全港醫院收集得來的數據均早已在數據庫整存併合。惟現今講求的是診斷以外的數據,簡單如睡眠、運動、飲食習慣等,都可幫助分析個人的健康狀況,又如血液中的基因序列資料,也可預視家族遺傳的疾病風險,所以找出這些健康及行為數據與疾病之間的關係,便可看出治理疾病的玄機。」

說到醫療上應用大數據的優勢,蔡教授指醫生雖可憑藉經驗診症,卻未必能像電腦般可即時得出答案。「醫生診症時可能只得少量數據,如肥胖程度、是否有煙酒習慣等,但現今的方向是採納更細微的數據協助醫生準確地作出判斷,然而醫生並非電腦,也需要借助器材,將健康資料變成所謂的風險因素,再按此評估病人的狀況,決定不同的治療策略。」雖然大數據的功能強大,看似能輕易找出問題所在,但蔡教授指數據由收集以至運用,仍是需要經過複雜的整合過程。「我們搜集得來的醫療數據,本是凌亂的資料,需要有系統地經電腦進行分析,通過統計及數學模型,找出哪種風險因素跟疾病有最大關聯,才能協助醫生斷症。」

血壓管理平台  

縱然大數據能應對不同疾病,但蔡教授卻表示血壓的數據管理尤其值得注視。「大數據應用有不同種類,由肺部的X光照片或視網膜『眼底相』等身體上的影像,以至反映腦部狀況的話語聲音,這些均屬於大數據,惟血壓卻是我較關注要恆常管理的健康數據,它雖是簡單數值,卻是每人各有不同,而且會根據氣溫及外在環境而出現變化,所以要曉得怎樣準確量度,而最重要是香港有七分之二人口均具高血壓風險,如糖尿病、中風、心臟病等均與高血壓有關連,所以管理好血壓數據,便可得到預防此類疾病的關鍵指標。」正因如此,蔡教授的團隊特別應用大數據管理技術,研發出作為血壓數據管理平台的手機應用程式(APP)《拍健》(HealthCap)。用戶只要把血壓計顯示的數據拍照及上傳,便可將數據儲存至雲端,供醫療人員監察血壓健康水平,病人如果病況輕微,平台可協助分流,直接由護士協助病人取藥,省卻面見醫生的時間,而收集所得的數據也可作宏觀藍圖進行分析,藉此找出治療方案上的新想法。

蔡教授更特別強調此數據管理平台可有效協助長者進行健康管理。「我們發現許多長者只用紙筆抄下血壓,有機會記錄錯誤,這是很可惜的事,因他們很有動機去進行健康管理,只因器材或技術所限而未能完善,所以我們希望這些科技能幫他們將健康數據儲存在雲端,讓記錄不易遺失,亦希望他們養成預防疾病的習慣,而非到患病時才記錄食藥的資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