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創造者?

2021-04-08 00:00

無論是甚麼物料以甚麼形態出現,「創造」它的人就是「創造者」,本是簡單的定律,但是瞬息萬變的數碼科技是否已將這種關係改變,將創造者與創造過程的定義重新釐定?

九十後新媒體藝術家陳朗丰,也是典型玩電腦成長的新一代,加上家人從事設計和創作,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深入接觸:「我父親從事設計工作,年輕時曾經畫油畫,所以我從小在家裏有機會同時接觸電腦和藝術,學過傳統素描,中學開始對電腦科技感興趣,於是選擇了新媒體創作。」他先後獲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文理學士及香港藝術學院高級文憑,實驗多種媒介創作,如聲音景觀、電子裝置、程式編碼、數據視覺化、生成藝術和混合媒體等。近日陳朗丰回到母校之一──香港藝術學院舉行個展《自源作》,以充滿實驗性的四組作品,探討文明的源頭、自主與造物者的關係。這是他在學校期間已經開始研究的主題,如《LIFE》是香港城市大學的畢業作品,而《Pneuma.to》是今年的最新創作。

在今天社會上各種科技帶來便利,但同時也衍生了更多疑問,編寫電腦程式需要根據邏輯和概念,餘下的工作,機器就會跟着處理,而在數碼空間內,程式會因為數據的變動而產生變化,出乎意料之外,雖然輸入指令的是我們,但等待電腦處理後輸出的過程間,我們彷彿變成觀者,於是「創作者」的身分和定義變得有趣:「『創造』一詞與藝術的關係密不可分,而誰是最初的創造者?誰是作者?這個問題不論在藝術層面,還是對於人類自身都難以解答。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年代,各領域相互融合,人類的創造力藉此提升。但這條終極命題並沒有隨之而得到確實答案,反而衍生出更多相關疑問及想像。」

《LIFE》是一套互動電影,觀眾駁了一個脈搏感應器,影像會即時根據觀眾對不同場景的反應而改變,觀眾會覺得自己影響了劇情的發展,於是從一個純粹的「觀者」變成一個主動參與的「創造者」;主動與被動之間界線模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角力。另外三組作品名稱刻意模仿電腦格式,如《Petri.Vista》,令人有新程式的錯覺。最新作品《Pneuma.to》中「Pneuma」是古希臘文呼吸的意思,「to」代表未知之數,畫面上出現大量既像符號,也像斷裂文字的圖案,陳朗丰表示人類說話的時候需要呼吸,而語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礎,我們因應環境而創造語言文字用以溝通,語言文字也隨着社會轉變慢慢改變。

在數碼年代,我們把語言轉化成不同的技術標準,但電腦技術背後其實有無數一般人難以理解的電腦和程式「語言」,不定期更新,在這情況下電腦技術是否限制了我們用字遣詞的自由?這樣又是否間接改變了我們的語言?不過我們似乎都樂於接受,就像打字後我們會很自然等待電腦程式替我們改正。作品以呼吸構成一個符號和聲音的空間,觀眾需要等待電腦將自己呼出的氣息衍生出互動的符號影像。藝術家再回到觀者/創造者關係的課題。

像陳朗丰的新一代藝術家,在過去數碼科技為世界帶來翻天覆地影響的二十年成長,新媒體藝術在這段期間不斷創新發展,對年輕藝術家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陳朗丰認為藝術市場正在改變,新媒體藝術家的出路更廣:「不過更重要的是如何不斷提高個人的知識,同時保持好奇心和願意實驗,電腦技術只是輔助,不能因技術局限了創意。」

一場疫症,讓本來已經充斥在我們生活裏的電腦、智能手機、社交網絡,變成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有人認為「後疫症」的新常規將大大有利於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從這方面看,無疑是正面的,不過在大數據、程式、NFT背後,藝術之精髓必須是創意,這個創造者的角色如何因為技術而改變,的確是個有趣的課題。

文:蘇媛 圖:由受訪者提供
蘇媛,一位業餘藝術愛好者,早年留學英國倫敦,學習東方文化和中國藝術,曾參與藝術拍賣、展覽和出版等工作,研究範圍以玉器和近現代中國書畫為主,經常出沒香港和內地的拍賣會與畫廊,遊走於藝術和商業之間。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