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创造者?
2021-04-08 00:00
九十后新媒体艺术家陈朗丰,也是典型玩电脑成长的新一代,加上家人从事设计和创作,比一般人有更多机会深入接触:「我父亲从事设计工作,年轻时曾经画油画,所以我从小在家里有机会同时接触电脑和艺术,学过传统素描,中学开始对电脑科技感兴趣,于是选择了新媒体创作。」他先后获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文理学士及香港艺术学院高级文凭,实验多种媒介创作,如声音景观、电子装置、程式编码、数据视觉化、生成艺术和混合媒体等。近日陈朗丰回到母校之一──香港艺术学院举行个展《自源作》,以充满实验性的四组作品,探讨文明的源头、自主与造物者的关系。这是他在学校期间已经开始研究的主题,如《LIFE》是香港城市大学的毕业作品,而《Pneuma.to》是今年的最新创作。
在今天社会上各种科技带来便利,但同时也衍生了更多疑问,编写电脑程式需要根据逻辑和概念,馀下的工作,机器就会跟着处理,而在数码空间内,程式会因为数据的变动而产生变化,出乎意料之外,虽然输入指令的是我们,但等待电脑处理后输出的过程间,我们彷佛变成观者,于是「创作者」的身分和定义变得有趣:「『创造』一词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而谁是最初的创造者?谁是作者?这个问题不论在艺术层面,还是对于人类自身都难以解答。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各领域相互融合,人类的创造力藉此提升。但这条终极命题并没有随之而得到确实答案,反而衍生出更多相关疑问及想像。」
《LIFE》是一套互动电影,观众驳了一个脉搏感应器,影像会即时根据观众对不同场景的反应而改变,观众会觉得自己影响了剧情的发展,于是从一个纯粹的「观者」变成一个主动参与的「创造者」;主动与被动之间界线模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角力。另外三组作品名称刻意模仿电脑格式,如《Petri.Vista》,令人有新程式的错觉。最新作品《Pneuma.to》中「Pneuma」是古希腊文呼吸的意思,「to」代表未知之数,画面上出现大量既像符号,也像断裂文字的图案,陈朗丰表示人类说话的时候需要呼吸,而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我们因应环境而创造语言文字用以沟通,语言文字也随着社会转变慢慢改变。
在数码年代,我们把语言转化成不同的技术标准,但电脑技术背后其实有无数一般人难以理解的电脑和程式「语言」,不定期更新,在这情况下电脑技术是否限制了我们用字遣词的自由?这样又是否间接改变了我们的语言?不过我们似乎都乐于接受,就像打字后我们会很自然等待电脑程式替我们改正。作品以呼吸构成一个符号和声音的空间,观众需要等待电脑将自己呼出的气息衍生出互动的符号影像。艺术家再回到观者/创造者关系的课题。
像陈朗丰的新一代艺术家,在过去数码科技为世界带来翻天覆地影响的二十年成长,新媒体艺术在这段期间不断创新发展,对年轻艺术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陈朗丰认为艺术市场正在改变,新媒体艺术家的出路更广:「不过更重要的是如何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同时保持好奇心和愿意实验,电脑技术只是辅助,不能因技术局限了创意。」
一场疫症,让本来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里的电脑、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变成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有人认为「后疫症」的新常规将大大有利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从这方面看,无疑是正面的,不过在大数据、程式、NFT背后,艺术之精髓必须是创意,这个创造者的角色如何因为技术而改变,的确是个有趣的课题。
文:苏媛 图:由受访者提供
苏媛,一位业馀艺术爱好者,早年留学英国伦敦,学习东方文化和中国艺术,曾参与艺术拍卖、展览和出版等工作,研究范围以玉器和近现代中国书画为主,经常出没香港和内地的拍卖会与画廊,游走于艺术和商业之间。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