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遍全城 AR藝術互動體驗
2021-04-08 00:00
香港藝術館自翻新後,一直致力以更多元的面貌與形式推廣藝術,與觀眾交流,將藏品的展示延展至更寬廣的空間。去年疫情之故,香港藝術館不得不關閉多時,亦造就了機會讓藝術館探索新科技的可能性。通過新媒介的平台(如社交平台、手機應用程式等),觀眾觀看與體驗藝術的形式截然不同,這亦成了當下推廣藝術的必然方向。
有見及此,適逢今年慶祝成立了三十周年的非牟利機構「香港藝術館之友」展開《我們的.藝術館》推廣活動,公眾可在全港多達四百九十個室內外公共空間欣賞藝術。香港藝術館之友的主席張錫齡,希望藉着嶄新的形式,提高市民對視覺藝術的興趣,亦一如「香港藝術館之友」的多年使命。她道:「是次活動不僅讓藝術拓展至藝術館以外,更貼近社區,鼓勵大眾以別開生面的方式與藝術互動。」
觀眾可於《我們的.藝術館》活動期間,於電車站、港鐵站,甚或海港城、荷里活廣場等地的展示點,觀賞香港藝術館的不同藏品。這些藝術品不但被置放於藝術館中,如今被展示在城市空間內的廣告牌、電子顯示屏幕(如銅鑼灣崇光百貨外的數碼展示屏)與交通交匯處,讓藝術融入城市與社區生活,也讓大眾產生興趣。
為了讓大眾可在全港多個室內外空間搜尋藝術品的展示點,《我們的.藝術館》製作了獨一無二的手機應用程式,讓大眾免費下載,公眾可更便利地尋找最接近自己的藝術藏品影像位置。除此以外,此手機程式可讓大眾以擴增實境(AR)的影像形式體驗藝術。此活動特意為十件精選的藝術品增添AR的效果,為原來的藝術形式加上引人入勝的互動元素,讓觀眾可於七個購物商場(如沙田中心、荃灣千色匯等)欣賞此十件藝術品影像。
若我們親身前往香港藝術館,亦可於此十件作品前,以《我們的.藝術館》體驗AR的影像功能。好像在「現代及香港藝術系列藏品」當中,石家豪的畫作《香港環覽》展示了多位「香港小姐」模樣的大廈,以生動的筆觸展示了高樓林立的城市景貌。若以AR功能體驗,除了能瞥見「香港小姐」的擺動外,觀眾更可選取其中之一來合照,增加有趣的互動氣氛。同一藏品系列,另一幅由劉國松所畫的《動耶?靜耶?》亦以AR功能將夕陽換了顏色及移動,讓觀眾體悟畫中顏色的漸次變化。
另外,在「中國書畫系列藏品」中,吳冠中的水墨作品《東風開過紫藤花》以流動的水墨滑於紙上,亮麗流暢如水。如以AR功能觀看,水墨筆觸便會配合音樂重新呈現,如舞動般浮動,實屬怡人的藝術體驗。大眾一般未必能想像藝術家的水墨筆觸能如何書寫於紙上,而此AR的影像功能便將藝術家揮筆的過程重現,以另一種形式勾起觀眾對觀賞藝術的興趣。
至於同一藏品系列中高奇峰的《霜光馬色》、林風眠的《小鳥》、李可染的《浴牛圖》,以及「外銷藝術系列藏品」中的佚名《貴婦像》,亦製成AR影像功能,讓大眾能從中了解這些作品的手法與故事。
文:觀青 圖:何健勇、香港藝術館之友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