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御醫張勇 港人多肺虛 宜健脾補肺

2021-03-14 00:00

抗疫疲勞,民生百業承受巨壓,港人身心俱疲!壓力下抵抗力易受影響,病毒則有機可乘。向被譽為中外名人御醫的張勇明言,疫境首重情志保健,以防身心受壓削弱機能。當下借鏡張醫師獨步養生竅門,適時減壓強本,助鞏固身體天然免疫屏障,面對這場「新冠硬仗」,自能疫中制勝。

疫情持續,生活壓力大,若本身已工作緊張,加上食不定時,休息不足,更容易引致壓力爆煲,皮質醇上升,令身心湧現各種毛病,出現焦慮、暴躁、口乾、胃脹、便秘及失眠等情緒和腸胃不適症狀。除擅長治療痛症外,有中外名人御醫之稱,對調理身體、養生有獨步竅門的上醫堂創辦人張勇中醫師直言,近日多了不少三十來歲的壯年人求診,多為專業人士,如從事金融、銀行、律師等行業,大部分病患的身體問題,都是壓力過大所致。「壓力太大會令身體產生毒素,很多病患的臨牀表徵,都有肝氣鬱結的迹象,需要安神、疏肝排毒,以疏導壓力。」 

壓力大引致身心不適,減壓除了靠做運動,以中醫藥調理是很好的良方,張勇指,中藥材如柴胡、香附都有助疏肝、解鬱及排毒,而夜交藤具養血安神作用,尤其適用於陰虛血少所致的失眠,「睡眠充足,抵抗力自然較佳,抗病能力也提升。」壓力大也會引致腸胃不適,如便秘、肚瀉,故張醫師調製的藥方,特別加入靈芝、茯苓等健脾藥材,以改善腸胃功能。

據多年的臨牀經驗,張勇留意到港人多有肺虛毛病,今時今日要對抗新冠肺炎,更須加強肺功能。「香港天氣潮濕,室內冷氣長開,加上很多人喜好凍飲,易致人體更易受寒,肺部更虛弱。」肺虛人士很多時伴有皮膚過敏、鼻敏感,亦容易疲倦、手腳冰冷、面黃或面色蒼白,以及較易感冒和咳嗽等。

張勇建議可用百合、川貝、蟲草精華、黃芪等補肺,中醫學角度,肺主皮毛,肺弱同時脾胃也容易變差,譬如部分患者每天大便次數過多(有的達五至六次),需要健脾,建議可以淮山、蓮子及芡實改善脾虛症狀。

中醫強調扶正驅邪,乃預防病毒入侵的不二法門,換言之,適當調理身體,有助增強抵抗力防病。都市人生活忙碌,近年不少人都選擇服用中藥丸補充劑,取代傳統以中藥材煎藥,張勇認為兩者適用於不同情況,可因應需要來選擇。「藥丸勝在夠方便,每天一至兩粒,已可達到調理身體作用,多用於症狀輕微、調理及預防之用,服食前應先參考藥品說明書,了解自己體質是否適宜服用,如有疑問,可先諮詢中醫師意見。」至於煎藥,較適合於求診者,「求診時,醫師需要辨症論治,再開獨立藥方,煎藥比較適合。」中藥丸補充劑由中藥材濃縮製成,與煎藥的藥效相若,只是後者通常帶苦,怕苦的或須以小吃送服。

查詢:2736 7033 (佐敦)、2736 7473 (灣仔)

網址:www.sytwellness.com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