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经济衰退是一个中性词」内地专家称影响非想像大 减息仍利好中国3方面

2024-09-03 06:00

「美经济衰退是一个中性词」内地专家称影响非想像大 减息仍利好中国3方面
「美经济衰退是一个中性词」内地专家称影响非想像大 减息仍利好中国3方面

步入9月,美国即将迈向减息周期,而「美国经济衰退」亦成为不少专家和媒体热议的话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淩曲向《星岛头条》表示,一般联储局政策具有风向性,美国一旦减息就很有可能引起全球新一轮减息潮。不过,他认为「经济衰退完全是一个中性词」,随着经济调控手段越发成熟,美国经济衰退可能不会如想像中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那么大影响。

他指出,从2023年到2024年首季,美国都保持较高经济增速;但第二季数据显示,美国或将进入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期,尤其在劳动力数据出来后,引发国际资本市场大跌。基于上述情况,美国政策制定者也开始认识到经济衰退的风险,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就明确提出美国货币政策会发生转变,以前主要是为防通胀不断加息,而现在就要两头兼顾,既要防通胀、又要保就业,以保障美国经济增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步入9月,美国即将迈向减息周期,而「美国经济衰退」亦成为不少专家和媒体热议的话题。
步入9月,美国即将迈向减息周期,而「美国经济衰退」亦成为不少专家和媒体热议的话题。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淩曲向《星岛头条》表示,一般联储局政策具有风向性,美国一旦减息就很有可能引起全球新一轮减息潮。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淩曲向《星岛头条》表示,一般联储局政策具有风向性,美国一旦减息就很有可能引起全球新一轮减息潮。
他认为「经济衰退完全是一个中性词」,随着经济调控手段越发成熟,美国经济衰退可能不会如想像中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那么大影响。
他认为「经济衰退完全是一个中性词」,随着经济调控手段越发成熟,美国经济衰退可能不会如想像中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那么大影响。
他表示减息带动美元流动性增加后,「必然会有一部分资本跑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外来资金增加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亦能带来帮助。
他表示减息带动美元流动性增加后,「必然会有一部分资本跑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外来资金增加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亦能带来帮助。
美国和欧洲减息后,会提升其消费需求,拉动中国出口。
美国和欧洲减息后,会提升其消费需求,拉动中国出口。

经济调控渐成熟 衰退未必持续

在余凌曲看来,美国经济衰退并不如想像中对全球经济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根据美国权威经济研究所NBER定义,「经济衰退」完全是一个中性词,是商业周期四个环节之一。他称美国经济体现出市场化周期运动的趋势,而且随着经济调控手段逐渐成熟,不会像二战以前每次衰退持续特别长时间,甚至延伸出长期的经济萧条,导致二战爆发;现在衰退完全不一样,最近一次出现在2020年2月,只持续了2个月,4月就已重新进入扩张期。

他指出,一旦进入衰退期,现在都会采取各种宏观的货币政策、财政手段进行调控。例如2020年疫情对美国经济影响很大,但美国财政政策发挥了明显作用。美国政府给每个家庭发了几万美金的补助金,消除了社会的恐慌心理,美国经济在两个月后就进入了扩张期。翻查历史资料,1945年后,美国一共经历了3次经济衰退,平均每次只持续了10.3个月,「所以我们预想应该1年内结束,就会进入扩张期。」

步入减息周期 3方面利好中国

余凌曲又指,美国进入减息周期,可通过3种渠道为中国带来一定程度的利好。首先,全球货币政策有统一化趋势,随着美国减息,全球都会跟着减。他解释,过去美国保持高息的情况下,如果中国自己减息,就会产生更多资本外流等负面影响,因此美国减息可以打开货币宽松通道;其次,美国和欧洲减息后,会提升其消费需求,拉动中国出口,「减息后利息没那么高,代表美国储蓄意愿下降,以前增加存款,现在增加消费。」这对中国出口带来拉动作用,可以促进外贸增长。

另外,他表示减息带动美元流动性增加后,「必然会有一部分资本跑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外来资金增加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亦能带来帮助。他称,现在中国经济面临很大问题是内需不足,而股市外来资金增多,其带来的财富效应增加,会推动一部分人提升消费意愿。「消费提升也会带动投资意愿增长,消费和投资起来后,经济就有望恢复。」

中国也需减息 还要政策配套

至于中国宏观经济,余凌曲认为中国也需减息。从7月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只有0.5%,可以看出消费者需求不足;而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到7月还是负增长,这也是因消费市场还未恢复,对资产价格产生反向影响。因此整体上看,「中国需要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需求拉回到正常水平」。

同时,他认为还需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作配套。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财政增加支出的方式,转变为企业、个人收入,带动整个市场需求,「现在国家也推动以旧换新,但财政赤字力度还不足」。另外,哪些产业领域值得增加财政收支,就需要产业政策发挥作用,借用发达国家经验,很多科学领域的基础研发都是靠公共财政来支撑,因此中国要在科技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亦需要增加财政定向的支出补助。

相关文章:

国策解读|内地力推无人驾驶 符合「新质生产力」国策 盘点8只自驾概念股

国策解读|「先息后本」加杠杆助内房 学者称必要手段 惟三年后恐见后遗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