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会委员交流会 两团体促检讨现时机制 并增加非长者一人户支援

2023-11-15 01:22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今日(14日)举行交流会,有两个关注住屋问题的团体出席,其一个关注非长者一人户的组团,提出多项建议,促当局检讨计分及配额制、向非长者一人住户统一派放现金试行津贴及重新审视公屋入息上限计算。另一团体则建议,希望房署i弓心心够公布申请人在通过详细资格审查阶段后的编配时间。

团体「劏房一人住户关注组」表示,自2005 年起,非长者一人公屋申请被改为「计分制」,愈年轻排愈久,至少要等至 50 岁才有机会上楼。而非长者一人更设有「配额制」,每年分配予非长者一人之公屋为公屋总落成量 10% 。现时申请接近十万宗,若按现时轮候人数及「配额制」,需超过 50 年才能让现时所有申请者上楼

另外,关注组指出「配额及计分制」安排见主任的分数不断提高,有2022年11月达423分便可见主任,至2023年11月,则提高至432分,令申请人完全无法掌握实际需要轮候的时间,只能再无止境地等待。

关注组建议检讨计分及配额制,按轮候先后次序及居住环境等作配屋准则,并为轮候时间订定标准,同时提高配额制至公屋落成量之 30%及不设上限另外,建议兴建单身人士住房,类近于安置大厦或独立厨厕之长者住屋,此举既可增加公屋落成数目又不会因而令家庭公屋轮候时间增加。

关注组亦建议向非长者一人住户统一派放现金试行津贴,认为非长者一人住户轮候时间比其他组别更长,而面对之经济压力更高,对「现⾦津贴试⾏计划」有更大的需要。

最后,关注组建议重新审视公屋入息上限计算,指现时以公屋入息限额检讨机制以私人楼宇单位每平方米租金计算住屋开支,团体认为已过时,因为劏房之每平方米租金中位数远高于私人楼宇指数,故此须重新审视计算机制。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团体出席房委会委员交流会提出意见。

另一团体「关注基层住屋联席」表示,政府作出「3年上楼」的承诺难以实现,不少申请人完成详细审查后的等候时间越来越长。此外,政府的上楼承诺只适用于申请至接受第一次编配而第一次编配至第二次编配之间的时间也不固定,令申请人难以捉摸,希望房署能够公布有关轮候时段。

团体亦指,有申请者获编配的公屋单位,如3人住户获编配2-3人公屋单位而非较宽敞的3-4人单位,有3人家庭住户轮候市区单位,最后获编配26平方米的单位,人均只有8平方米多,担心单位编配令住户非常挤迫,一旦入住后出现轻微人口增加便容易成为「挤迫户」。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